2023-03-23 12:04:49 來源 : 中國民航人
昨日發(fā)文《》,看到文末有讀者留下的評論,認真查看了一番,看到一個關鍵詞,很有意思。這個關鍵詞是:工資購買力對比。因此下了一番功夫,總結了一堆數(shù)據(jù),寫文拿給我們親愛的讀者看看。
見上圖,轉換為人民幣,各國月平均工資對比,可見瑞士月平均工資為48196元,我國為7835元。當然這是平均工資,畢竟有人工資很高,拉高平均工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比如說行業(yè)里的飛行員和機務工資的平均數(shù),以飛行員月薪4萬,機務月薪1萬來說,平均也有兩萬五,當然是保守估計。知道的讀者,定會知道這個收入的水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再看,以時薪來看,美國約100元每小時,而我國僅有20元每小時,五倍的差距。那么看到這里問題就來了,工資購買力對比才是關鍵。一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和一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是否能同日而語?接著看。
感嘆一句,現(xiàn)在交通發(fā)達,游走在國內國外對有些人來說并不在話下,見識的多了,親歷的多了,眼見就寬了。因此才能有這份實際購買力的真實對比。
一位親歷者:
在美國,如果對生活品質沒有太高的要求,食品、日常生活必需品上的花費不會太高,1美元能解決很多問題。
舉個例子講,在美國專門有一家“99美分商店”連鎖品牌,商品主打低價,以99美分商品為主,1美元能買到一個熱狗、一袋瓜子、一袋玉米粉、一大瓶可樂、一個漢堡、10個雞蛋……
日常消耗品上,4卷衛(wèi)生紙、一瓶洗碗清潔劑、一盒室內芳香劑、一個微型收音機,1美元也能輕松搞定。
而在我國,大家都是中國人,想必也不用多說了吧!一根雪糕都夠嗆。
當然,美國的勞工費比較費錢,就比如說機務群體在國外能拿6萬美刀,當然現(xiàn)在更高。請一個安裝空調的功能甚至比買空調更貴。當然這對于機務們來說,安個空調,根本不在話下。
我們在來看看各行業(yè)平均工資詳細對比。勞工部網(wǎng)站上的完整數(shù)據(jù)。
上圖為英國各行業(yè)年平均工資,單位英鎊,除去金融,律師,醫(yī)生等高薪崗位,我們可以看到,英國大部分行業(yè)的平均年工資集中在2-3萬英鎊的水平,折算成中位數(shù)稅前月薪,大約就在2000英鎊的樣子。按現(xiàn)在匯率,大約在1.5-2萬人民幣每月的區(qū)間。空姐3萬英鎊左右,飛行員10萬英鎊,機械工程4.6萬英鎊。
而美國的平均工資如上圖,2020年月平均工資大概5000美元,折合人民幣月3.5萬元每月。見下圖。
我們一起看下美國飛行員的收入水平,據(jù)公開消息:
Avelo Airlines副機長的薪酬為:第一年:55美元/小時;第二年:85美元/小時;第三年:90美元/小時;第四年:100美元/小時。
Avelo Airlines機長的薪酬為:第一年:130美元/小時;第二年:135美元/小時;第三年:140美元/小時;第四年:145美元/小時。
SunCountry的737副機長第一年的時薪為52美元,第四年為92美元;737機長第一年的時薪為116美元,第四年為138美元。
達美航空737副機長第一年的時薪為92美元,第四年為168美元;737機長第一年的時薪為261美元,第四年為267美元。
西南航空的737副機長第一年的時薪為84美元,第四年為150美元;737機長第一年的時薪為241美元,第四年為250美元。
文章最后:寫這文章也不是我們徜徉媚外,也不是讓大家辭職離開國家,只是看看國內外數(shù)據(jù)而已。還是老祖先的那句話:知足常樂!
我們是華夏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