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23:01:05 來源 : 騰訊網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賈迪 長沙報道
8月24日,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受此影響,國內不少地區(qū)出現搶購食用鹽現象,一些地區(qū)刮起“搶鹽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國食鹽來源于主要分為:井礦鹽、湖鹽、海鹽。井礦鹽和湖鹽生產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響。
井礦鹽
指鉆井汲取地下天然鹵水
和開采地下巖鹽
輔以國際先進的現代真空制鹽工藝
精制而成的鹽
湖鹽
是從鹽湖中采掘的鹽
或以鹽湖鹵水為原料制成的鹽
主要采用采掘法和灘曬法
海鹽
以海水(含沿海地下鹵水)為原料
我國的海鹽生產
一般采用日曬法
也叫“灘曬法”。
那么,中國消費者有必要囤鹽嗎?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原鹽產能和產量最大的國家。2022年,中國原鹽產能達11585萬噸,產量達8390萬噸;2022年全國原鹽表觀消費量達到5830萬噸,消費結構:燒堿51.86%,純堿36.85%,其他11.29%;出口原鹽71.3萬噸,進口942.5萬噸。
除了“產鹽大戶”青海鹽湖外,湖南輕鹽集團雪天鹽業(yè)也擁有湘衡鹽化、湘澧鹽化兩大井礦鹽生產基地。而雪天鹽業(yè)鹽產品年產量500余萬噸,其中95%以上為深井礦鹽,遠離污染。
缺鹽?不存在的!
囤鹽行為可能帶來一些潛在的危害和負面影響,包括:
1、資源浪費:囤鹽會導致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因為大量囤積的鹽可能無法被充分利用,過期或者變質。
2、價格上漲:囤鹽行為可能導致供應緊張,進而推高市場價格。如果大量人群囤積鹽,會造成需求激增,對供應鏈產生壓力,可能導致物價上漲。
3、社會恐慌:囤鹽行為會引發(fā)社會恐慌。當人們看到他人囤積日常生活必需品,會產生恐慌心理,進而引發(fā)類似搶購的行為,加劇市場緊張程度。
4、食品浪費:過度囤積可能導致食品浪費,特別是當囤積的食用鹽過期或變質時,不但導致經濟浪費,還增加了環(huán)境負擔。
因此,我們應該遵循實際需要購買和使用食品,包括鹽,合理規(guī)劃消費,避免惡性囤積現象產生的不必要負面影響。同時,政府也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來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民眾的正常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