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成人影院午夜男女爽爽爽,欧美 亚洲 中文 国产 综合

首頁 熱點 要聞 國內 產業(yè) 財經 滾動 理財 股票

為什么說08年金融危機是中美國力之戰(zhàn)的轉折點?|快看點

2023-05-20 19:12:45 來源 : 全民歷史觀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xù)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文|浮生


(資料圖)

2008年,一場源自美國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

這場危機被認為是自從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來發(fā)生的最嚴重的一次危機,幾乎所有發(fā)達國家的經濟都受到了重創(chuàng)。

一直到今天,西方世界還沒有從當初的那場重創(chuàng)中恢復過來,再加上疫情的打擊,西方經濟已經到了艱難維持的地步。

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在這場危機過后,也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而中國的情況則與西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雖然也在金融危機中遭受了一定的損傷,但是依然保持著較高的經濟增速。

危機之后的十多年里,中國的經濟進入了飛速發(fā)展階段。

中美多年以來的國力較量,因為那一場金融危機,出現(xiàn)了巨大的轉折……

“攻守易形”了

在金融危機前十年,中美之間的經濟一直相互依賴、深度融合,甚至有人將中美的經濟合作稱之為“天作之合”。

金融危機發(fā)生以后,中美之間的“經濟聯(lián)姻”就一步步走向了破裂,這種破裂其實也是中美之間長期以來經濟關系問題的最終顯現(xiàn)。

雙邊貿易一直被認為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推進器”。

中美雙邊貿易可以使中國獲得美元,保證經濟增長,促進就業(yè);

而美國則可以通過對華貿易逆差,獲得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保證國內的經濟增長和低通脹。

這種結果,看似雙方都都受益,但其實,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依賴”是遠遠超過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依賴”的。

這種關系其實從一開始就是失衡的。

只不過,雙方處在不同經濟發(fā)展階段的情況下,這種失衡的關系還是可以維持的,一旦中國經濟進入下一個發(fā)展階段,這種關系自然會發(fā)生變化。

金融危機以后,中國迅速崛起成為了貿易大國。

2010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

2013年超越美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大貿易國,且在之后的兩年繼續(xù)保持第一。

中美之間的失衡關系,也體現(xiàn)在投資領域。

因為中國的企業(yè)在競爭力、管理經驗上都有較大的不足,起步晚,所以一直比較依賴對外投資。

美國就是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來源國之一。

但是在金融危機以后,中國企業(yè)的海外投資步伐就越來越快。

隨著中國企業(yè)國際競爭力的不斷加強,美國已經成為了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的首選目標國。

在2015年,中國對美的投資,就超過了美國企業(yè)對中國的投資。僅僅一年之后,中國企業(yè)對美的投資金額就增長了3倍,且有90%都在美國的服務業(yè)和高端制造業(yè)。

在金融領域,雙方身份的轉折更大。

金融危機以前,中國作為非儲備貨幣國家,為了獲得國際儲備,只能把本國的資源廉價地轉讓給美國居民消費。

金融危機以后,中國一躍成為了美國國債的海外第一大持有者。

曾經面對美國不得不“忍氣吞聲”的中國,一轉眼成為了美國的最大債主,中美之間的主導權從美國手上轉移到了中國手上。

不僅抵御住了金融危機的打擊,還能實現(xiàn)強勢逆襲,中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中國的逆襲

在金融危機爆發(fā)之時,中國經濟靠著自己的獨特性,抗住了這場風暴的猛烈打擊。

因為政府一直都嚴格的控制著金融系統(tǒng)的負債率,所以當金融風暴席卷而來的時候,政府能夠有足夠的資金給金融機構提供支持。

再加上當時的中國在金融領域的開放程度并不算太高,所以也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損耗。

中國的經濟在發(fā)展過程中,也一直有政府在隨時對經濟結構進行著調整。

有了政府的把控,一旦經濟發(fā)展有問題,政府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調整,所以不會像西方一樣,在錯誤的道路上狂飆突進。

除此以外,中國經濟體制還是以公有制為主的,一些關系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行業(yè)和重點部門,還是掌握在國家手里,這就保證了中國的經濟基礎不會輕易受到影響。

正是因為這些獨特性,讓我國在金融風暴中依然保存著實力,也讓我國有能力,能夠迅速抓住這場經濟形勢劇變后帶來的機遇。

金融危機之后,中國也對這場危機中暴露出來的中國的經濟問題及時做了調整和改進,為以后的經濟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金融危機之前,國內其實是有很多人主張“順應”國際潮流,和西方一樣,實行新自由主義的。

因為金融行業(yè)的發(fā)展和繁榮,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有助于實體經濟的發(fā)展的。

但是這次風暴讓中國意識到,還是要堅持實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不斷健全金融體系,這才能為以后的金融發(fā)展提供保障。

在金融危機以前,中國積累的外匯基本都是以美元為主,所以美元縮水時我們的財富也跟著遭殃。

所以這場金融風暴,也“倒逼”我國開始調整外匯儲備的結構。外匯儲備得到優(yōu)化以后,我國的金融機構也就能更快地“走出去”了。

除了金融領域的調整之外,這場危機也讓中國意識到了整個經濟結構都必須進行調整。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但是主要都是出口導向型的加工工業(yè)的發(fā)展。

金融危機以后,中國的金融體系雖然因為開放程度不高“幸免于難”,中國的出口則遭受了巨大影響。

這件事讓中國意識到,過度依賴出口拉動經濟的形勢,是十分危險和脆弱的。

因此,政府開始采取措施刺激內需,比如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充分發(fā)掘和利用國內巨大的市場和資源。

很多企業(yè)也在金融風暴的打擊下,有了轉型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開始不斷進行產業(yè)升級,這也提升了中國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

金融危機后,我國經濟實現(xiàn)了穩(wěn)定發(fā)展,經濟的發(fā)展也開始轉化為文化方面的機遇。

中國的文化產業(yè)開始迅速發(fā)展,中國文化和文明開始傳播。

這不僅能夠減少我國和外國合作交流方面的障礙和困難,更能快速地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對于中國國力的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美國當然不能忍受。

美國慌了,開始“反攻”了。

美國的“反攻”

中國在處理義利關系時,總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

在亞洲金融風暴之時,中國沒有對周圍的鄰居趁火打劫。全球金融風暴中,中國同樣沒有對美國落井下石,而是繼續(xù)增持美國國債。

但美國卻并沒有對中國“感恩戴德”,奧巴馬入主白宮以后,也沒有打算讓中美關系朝著更加健康和實際的方向發(fā)展。

美國開始從各方面對中國實行戰(zhàn)略圍堵。

2010年1月,奧巴馬政府為了對中國施壓,順便滿足國內軍工利益集團的需要,又開設對臺出售武器,總價值高達64億美元。

2月,奧巴馬在白宮會見達賴喇叭。

奧巴馬政府和往屆政府一樣,舊瓶裝舊酒,依然試圖利用民族問題、臺灣問題分裂中國,阻止中國發(fā)展。

當然,利用最多的還是經濟手段。

在金融危機爆發(fā)后9個月,奧巴馬政府就對中國發(fā)起了“中美輪胎特保案”。

2010年3月,美國國會又開始發(fā)表聯(lián)名信,要求進一步向人民幣匯率施壓。

在2012年到2016年的四個國情咨文中,奧巴馬都一直在指責中國不守規(guī)則,在掠奪國際市場,還說和中國的貿易成本太高。

在奧巴馬執(zhí)政的8年間,美國對中國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達到了平均每年84起。

特朗普上臺以后,情況更甚。

2017年,美國政府就對中國實行了83起貿易保護措辭,2018年直接發(fā)動了對華貿易戰(zhàn)。

最令美國恐慌的是,在2010年,中國制造業(yè)的產值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制造業(yè)大國。

制造業(yè)是一國之本,蘇聯(lián)當年盡管在軍事上能夠和美國抗衡,但是在制造業(yè)上從沒有超過美國,所以中國制造業(yè)的發(fā)展,讓美國有些“氣急敗壞”了。

為了遏制中國,美國甚至不惜犧牲本國的利益。

在投資領域,美國政府對中國實行越來越嚴格的審查。

這種審查確實會阻礙中國對美國的投資,但同時也會對美國的投資環(huán)境造成負面影響,損害美國的經濟增長。

其實,中國從來無意修改國際規(guī)則的基本框架,比起競爭和博弈,中美之間更合適的是以務實的態(tài)度實現(xiàn)合作共贏。

可是一場金融風暴讓美國的焦慮感倍增,這種焦慮讓美國在之后的發(fā)展中不斷選擇錯誤的方向和方法,而這也繼續(xù)導致美國國力的下滑。

200多年以來,一直是西方掌控著世界,中國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崛起意味著西方作為世界掌控者的時代已經快要結束了。

無論美國是否愿意承認,歷史的發(fā)展早已經證明了,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一直做老大。

關鍵詞: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
約151畝地塊成功出讓 2023-05-20 18:03:58
當前視訊!昨夜,知名演員被立案調查:這次我們?yōu)槭裁慈绱藨嵟? 2023-05-20 05: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