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6 16:23:32 來源 : 經濟觀察網
國有企業(yè)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亦是A股市場的壓艙石。由于國有企業(yè)市值規(guī)模大,特別是央企市值規(guī)模很大,對資本市場運行影響很大,且國有上市公司國有控股率較其他企業(yè)更高。
記者 |王雅潔
圖源 |圖蟲創(chuàng)意
4月11晚,證監(jiān)會、國資委、全國工商聯(lián)聯(lián)合發(fā)出《關于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fā)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第11條專門對國資委與國有上市公司提出要求:“國資委按照便利企業(yè)的原則,對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現(xiàn)金分紅給予積極指導支持,引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成為推動資本市場穩(wěn)定發(fā)展的表率?!?/p>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羅志恒說:“在當下A股估值較低,價值凸顯的背景下,決策層鼓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積極回購,有利于公司進行市值管理和股權激勵,成為推動資本市場穩(wěn)定發(fā)展的表率,預計未來上市公司回購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p>
壓艙石
國有企業(yè)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亦是A股市場的壓艙石。
截至4月11日,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數(shù)量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數(shù)量比重為27%,市值占比則達到48%。
羅志恒表示,上市公司回購一是有助于提升財務指標、增強股東信心、完善治理結構,可以傳遞穩(wěn)定股價的積極信號,在短期內提升EPS等重要財務指標;二是表明管理層對股東權益的重視程度,回購很重要的一個用途是股權激勵,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分紅方面,過去三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分紅總額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比重超過60%,體現(xiàn)出上市國企價值創(chuàng)造和價值分配能力較強,有利于增強對股東的回報,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上市公司實施分紅,表明企業(yè)整體資金面向好,可流動資金充裕,能夠給予投資者一定的現(xiàn)金紅利。對于投資者來說,上市公司分紅金額和持續(xù)性也是投資者在選擇標的時的考量標準之一,分紅穩(wěn)定的公司會增強投資者對未來收益的信心。在政策層面,融資條件與分紅情況掛鉤,近三年的累計分紅占比高于30%才能獲得融資機會,企業(yè)若想通過再融資的方式擴張業(yè)務范圍,則必須重視現(xiàn)金分紅比例,這也推動了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fā)展?!?/p>
一名央企上市公司董秘則認為,未來國有企業(yè)既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改進治理,更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主體。
由于國有企業(yè)市值規(guī)模大,特別是央企市值規(guī)模很大,對資本市場運行影響很大,且國有上市公司國有控股率較其他企業(yè)更高。
該董秘表示,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市場信心不足的形勢下,國有企業(yè)、特別是中央要首先承擔起穩(wěn)定資本市場,促進資本市場良性發(fā)展、并提振市場信心的重任。此外,美國中概股退市風險、香港股市風險積累,都需要國有企業(yè)在我國資本市場建設中起關鍵性的積極作用。進一步穩(wěn)預期、穩(wěn)信心,促進我國金融政策對穩(wěn)經濟增長的落實。
關口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已到了非常重要的關口。
在當前的資本市場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占了重要的份額與比重,國有上市公司理應按照市場化規(guī)則決策、運營。
但上海天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表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國有上市公司更多是按照國資監(jiān)管的一套邏輯進行。
這其中,牽涉股份回購、分紅、投資增持等“重大事項”的權力實質上不在企業(yè)自身的董事會,審批程序較為復雜。并且國資監(jiān)管有國資監(jiān)管的邏輯,再加上相應的追責機制,會導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角色不那么“積極”。他說:“上述文件(《通知》)提到的問題,有針對性,也很有意義。如何有效落實成為后面的重要關注點。僅靠一個通知,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相應的決策機制、體系的革新、優(yōu)化,是后面的關鍵?!?/p>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昌明則認為,《通知》出臺的背景,當然與近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股市大幅下跌有關,但是如果僅僅將其視為救市政策也有失偏頗,《通知》對于上市公司尤其是國有上市公司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形成良性循環(huán)生態(tài)鏈。
長期以來,國有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的表現(xiàn)差強人意,相當部分的國有上市公司的股價甚至跌破凈資產。
朱昌明表示,究其原因,就在于國有上市公司及其股東不重視二級市場股價變化,股票市值也沒有納入國企經營目標、考核指標中,股票漲跌與國企經營者的考核收入無關。由于國有上市公司占證券市場中權重非常大,國有上市公司的漲跌可以決定股市的總體走勢,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國有上市公司,是維護證券市場穩(wěn)定的關鍵。
市值
董明看著上述通知,開始再次思索自己所在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問題。
4月12日,身為一家央企金控平臺負責人的他,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其正在探索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并嘗試增加股東回報。
幫助董明所在企業(yè)完善市值管理體系的國資人士認為,與民企相比,一直以來央企或國有企業(yè)的市值管理工作并未得到各方面的足夠重視,主要原因在于市值并非是考核央企上市公司的主要指標,此外,央企背景較易獲得銀行等渠道的融資支持。
董明說:“我們會根據《通知》,繼續(xù)研究市值管理的范圍與路徑,但是截至目前,我們尚未建立完備的市值管理體系。這是一件非常難做的事情,內部的專項研究將以十分審慎的態(tài)度開展。”
他介紹,其所在的集團下面有8家上市公司,目前,這8家都沒有做市值管理?!耙郧安桓姨崾兄倒芾恚婕暗焦蓛r做高,做高以后誰得利益就不好說了,你不一定是股東的利益,股東得的利益是公司穩(wěn)定經營,能夠高分紅或者是成長性好,不一定非要做大市值?!?/p>
但是,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國有上市公司做好市值管理,讓這些公司把聲譽做好,已然成為必需。董明說:“我們要把股價維持好,不能跌得太多,跌得太多太難看,不然將來去融資增發(fā)并購項目,就沒有人認可你了?!?/p>
一家央企上市公司副總表示,市值管理因為涉及的面很廣、很復雜,涉及的因素也比較多,并不是利潤好了,股價就會漲,當然利潤好,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她說:“但這不是必然的,這兩個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因為股價是受這個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宏觀經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p>
幫助董明所在企業(yè)完善市值管理體系的國資人士認為,與民企相比,一直以來央企或國有企業(yè)的市值管理工作并未得到各方面的足夠重視,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市值并非是考核央企上市公司的主要指標;二是由于央企背景較易獲得銀行等渠道的融資支持,其通過做大市值提升融資能力的動力遠不如民營企業(yè)。
上述國資人士認為,未來央企上市公司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值管理制度已迫在眉睫。他建議:一是對央企上市公司的市值考核指標,要與現(xiàn)有的央企考核指標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之上,更加注重對公司盈利能力的考核;市值管理是追求公司價值最大化,不一定是股價的最大化。上市公司股價受經濟周期、信貸周期、股市周期等諸多因素影響,因此對市值管理的考核指標要設置多個維度。例如,年度市值考核應比較外圍市場對標公司、同行業(yè)指數(shù)等多個指標,不僅僅考核絕對市值變化,也要考核相對市值變化。
該國資人士說:“市值管理的核心,是對上市公司項目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規(guī)劃和管理。具體到央企上市公司上,可以分別對應央企的重組、混改、信息披露和投資者關系管理。”
“通過重組,將更多優(yōu)質資產并入央企上市公司、通過混改引入更多社會資金進入央企上市公司,通過這兩個工作提升央企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通過提升信息披露和投資者關系管理水平,提升市場對央企上市公司的估值,從而進一步提升央企上市公司的總體市值。” 上述國資人士表示。
The END
微信號 |eeojjgcw
新浪微博 |@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