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 12:49:55 來源 : 網易號外
號外 王文華
2021年宋都股份預虧3-4億元,卻不顧三名獨董反對,一意孤行墊資16億元跨界碳酸鋰行業(yè)。這一做法迅速遭到了監(jiān)管問詢。
16億元跨界 三獨董反對
近日,宋都股份披露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宋都鋰科與啟迪清源、西藏珠峰等相關方簽訂協(xié)議,擬墊資16億元參與相關項目。
宋都鋰科成立于2022年3月9日,注冊資本金為1億元,其中宋都股份持股51%。
上述項目,宋都鋰科與啟迪清源組成聯合體,負責執(zhí)行西藏珠峰5萬噸碳酸鋰當量鹽湖提鋰項目的膜分離與結晶蒸發(fā)成套設備、安裝技術服務、特許經營及委托運營。
宋都鋰科作為聯合體的牽頭單位,負責項目的墊資、供貨、運營等,并接受處罰、與業(yè)主洽談、辦理有關經濟洽商等。
但上述合作事項卻遭到宋都股份三名董事的反對,集體投出棄權票。
三名獨董反對的理由是,宋都股份對外提供財務資助,進入了陌生領域,增加了一定的未知風險,公司應該結合自身現金流,做好詳盡的盡職調查,并考慮目前國際形勢以及未來走勢、經濟風險和行業(yè)調研,進行慎重決策。
宋都股份的主營業(yè)務為房地產開發(fā),2011年在A股上市,是杭州“老十八家”知名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之一,地產項目輻射浙江、安徽、江蘇、廣西四個省份。
獨董的反對并非沒有根據。宋都股份財報顯示,2020年以來,該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2020年同比下滑40%;2020年前三季度同比下滑63.4%;2021年更是宣布預虧3-4億元,錄得近五年來首虧。
虧損來自主營業(yè)務。首先是部分開發(fā)項目中配建的自持房產進行減值測試,對凈利潤產生了約2.3-2.9億元的虧損。其次是合作項目交付產生利潤同比減少,對凈利潤產生1.4-1.8億元的虧損。
信披存疑 多次遭監(jiān)管問詢
2021年以來,新能源賽道的火熱,推動了上游資源的漲價,其中,碳酸鋰
的價格由2020年年底的5萬元/噸漲到了現在的50萬/噸。
作為當下高景氣賽道,跨界本無可厚非。但結合宋都的財務情況,斥巨資入局顯得有些舍本逐末,不切實際。
根據公告,宋都鋰科在上述項目中提供16億元的財務資助,占宋都股份最近一期財報凈資產的33.93%。截至2021年三季度,宋都貨幣資金余額77.23億元,其中受限資金39.4億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20.4億元。
據此,上交所發(fā)出問詢函,要求宋都股份說明16億元資金來源及結合公司目前的財務情況,說明大額對外提供資助的合理性,剩余資金能否滿足日常營運資金需要等。
另一個遭到上交所質疑的情況是宋都股份是否存在信披不一致問題。2021年1月28日,宋都股份發(fā)布公告稱擬在12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股份資金總額不低于1.3億元,不超過2.6億元。
不過上述回購計劃一年后就宣布終止。1月21日,宋都股份稱通過集中競價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262.5萬股,支付總金額799.98萬元,僅占公司回購計劃金額下限的6.15%,并宣布終止回購。
關于終止回購的原因,宋都股份給出的解釋是,一是公司經營環(huán)境面臨挑戰(zhàn),凈利潤虧損,毛利率下降,其次是需要集中資金保障項目運營和主業(yè)周轉,表示要“結合資金需求優(yōu)先將資金用于投入公司主業(yè)經營及公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業(yè)務開展上”。
然而,宋都股份一邊說要加強資金流動性的安全管理,一邊卻玩起了跨界。2022年1月5日,宋都以5億元注冊資金成立了宋都鋰業(yè)。
這樣的操作遭到了上交所的火速問詢,要求宋都股份說明多次使用大額資金對外投資,卻未能安排資金完成股份回購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損害中小股東利益。
2月25日,證監(jiān)會浙江證監(jiān)局以未及時、充分披露不能按承諾實施股份回購計劃的風險信息為由,對宋都股份董事長兼總裁俞建午、董秘鄭羲亮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jiān)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誠信檔案。
而此次墊資16億元跨界碳酸鋰,同樣存在信披問題。上交所要求宋都股份結合前期未能完成回購計劃的情況和披露的原因等,說明公司時隔一個多月后,即擬對外提供大額財務資助,涉足與主業(yè)無關的行業(yè),是否存在信息披露前后不一致的情形。
究竟是看好行業(yè)價值,還是借機炒作股價?上交所要求宋都股份披露本次合作籌劃過程,并說明是否存在披露不及時問題,全面自查內幕信息管控情況,核實內幕信息知情人的近期股票交易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