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2 13:44:07 來源 :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胡艷明A股震蕩,不少基金投資者表示“心態(tài)爆炸”,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發(fā)行的權益產品也未能免于受波及,收益率出現嚴重分化。
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由銀行理財公司發(fā)行管理的權益類理財產品共有19只。成立日期大部分都在2020年后,據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19只權益類理財產品中,成立至今收益為正的有9只,另外10只凈值低于1元,尤其是貝萊德建信理財今年1月剛開始成立產品的“貝盈A股新機遇權益類理財產品2期”,收益率為-56.8%。
截至2021年末,國內銀行理財市場的規(guī)模超過28萬億。從目前發(fā)行的權益類產品來看,不僅銀行理財權益類資產的規(guī)模占比小,投資能力也顯示出“先天不足”的短板,各家產品的收益表現不一。
業(yè)績表現分化
目前理財子公司發(fā)行的19只權益類理財產品中,其中,光大理財發(fā)行管理5只,招銀理財、華夏理財、寧銀理財有3只,信銀理財、貝萊德建信理財均管理2只,工銀理財管理1只。
19只產品均是凈值型產品,起始產品凈值為1元,截至2月10日,有9只產品的凈值超過1,另外10只產品均跌破凈值。
相比公募基金、券商資管等機構,銀行理財參與權益資產投資起步較晚。資管新規(guī)發(fā)布后,政策允許成立理財公司的部分機構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上市公司股票,但受限于投研能力仍較薄弱,銀行理財在權益投資上仍顯“先天不足”。
從上述理財公司發(fā)布的權益類產品看,有的產品是投資經理直接投資股票;有的則是利用 FOF(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策略,與權益市場投資見長的公募基金、券商資管等同業(yè)資管機構的合作,利用其成熟的投資管理團隊、全面的投資研究體系,通過細化策略、管理人的選擇,來進行投資,如寧銀理財的3只權益類產品均是FOF策略。
華夏理財的產品有FOF策略,也有直接投資股票。據華夏理財公布的信息顯示,華夏理財權益投資部管理的理財產品中,權益系列理財產品主要為權益FOF和權益打新策略產品,權益FOF產品以優(yōu)選基金組合獲取股票市場收益,每三個月定期開放;權益打新策略產品通過多種打新策略獲取新股紅利,同時做好權益敞口管理,產品運作穩(wěn)健。
有的直接“炒股”的理財產品,則在投資報告匯總披露了持倉的股票,以及持倉的變化。例如光大理財的“陽光紅ESG行業(yè)精選”,成立至今收益率超20%,產品公布的季度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寧德時代是該公司重要的權重股,另外,也重倉先導智能、億緯鋰能、恩捷股份、拓普集團等新能源汽車題材公司。
產品信息披露情況不一
公募基金在信息披露上已經成熟,銀行理財的信息披露情況則各有不同。有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僅發(fā)布《產品說明說》《投資者協議書》等產品介紹,未在公告中對產品的投資情況未進行詳細的介紹。
有的理財公司產品公告則較為全面,例如光大理財和招銀理財的產品,均可在網站或者手機APP上查詢到相關產品的產品變更公告和每季度投資報告。
光大理財發(fā)行了5只權益類產品,陽光紅新能源主題、陽光紅基礎設施公募REITs優(yōu)選1號、陽光紅ESG行業(yè)精選、陽光紅300紅利增強和陽光紅衛(wèi)生安全主題精選。5只產品的基本信息、凈值走勢、投資回報等信息較為清晰。
陽光紅ESG行業(yè)精選、陽光紅300紅利增強和陽光紅衛(wèi)生安全主題精選均發(fā)布季度投資報告,在報告中披露了投資經理、投資組合資產配置情況,公布占產品總資產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資產明細和產品份額變動情況。
有理財公司在投資報告里展望了未來的投資策略。例如,“光大理財的陽光紅衛(wèi)生安全主題精選理財產品”的四季度投資報告表示,產品將在所投資行業(yè)上做適當分散,在保持一定醫(yī)藥倉位的前提下,優(yōu)選其他景氣行業(yè)的優(yōu)質公司,衡量標的成長性和估值,爭取為投資者創(chuàng)造收益。
華夏理財權益投資部表示,未來的投資策略包括:打新策略系列理財產品將側重遴選底倉收益獲取能力較強的機構管理人,同時維持打新公募基金權益?zhèn)}位配置比例不變。權益FOF系列產品以結構優(yōu)化為主,維持均衡風格配置,基金注重選擇估值性價比更為匹配的品種。
理財產品權益投資任重道遠
在超過28萬億的銀行理財市場上,19只權益類產品,僅僅占據了銀行理財市場的冰山一角。
普益標準統(tǒng)計顯示,目前銀行理財產品類型仍以固定收益類為主流,占比超90%。截至2021年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比達91.14%,混合類產品占總發(fā)行產品的7.66%,權益類產品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產品占比較小,兩者之和僅1.2%。權益類產品僅占1.09%。在2020年,權益類產品占比僅有1%。
過去,銀行理財投資股票還需要嵌套其他資管產品,而資管新規(guī)實施后,理財子可直接投資股票。2019年12月2日,銀保監(jiān)會印發(fā)《商業(yè)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股票、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銀行存款以及標準化衍生產品等標準資產風險系數為0。
彼時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監(jiān)管部門引導理財子公司加大我國債券、股票等標準化資產的投資規(guī)模,未來權益市場將迎來萬億的長線資金,同時FOF、MOM產品將會出現爆發(fā)式增長。
從2020-2021年的數據來看,權益類理財產品的規(guī)模距離“爆發(fā)式增長”仍有距離。中信建投證券研究報告分析認為,理財子發(fā)展權益產品的劣勢在于投研能力較弱,經驗不足。在投研實力和經驗上,銀行本身的投研優(yōu)勢在于固收類資產,而權益類投資過去主要以委外為主,沒有必要建立龐大的權益研究體系,導致目前自身權益板塊的投研體系、經驗和能力均處于培育階段。從理財子的招聘信息來看,目前權益板塊主要招聘的為風控、宏觀、策略、大類資產配置、FOF/MOM等崗位,在具體行業(yè)研究上的招聘較少。
不過也有理財子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此前權益投資部門只有幾個人,現在權益投資在整個公司的重要性在提升,所以也針對權益投資進行了人員補充,從市場的專業(yè)化機構招聘有經驗的投資研究人員,努力提高投資能力。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胡艷明經濟觀察報記者
金融機構新聞部記者主要關注上市公司、證券、銀行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