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1 16:44:04 來源 : 第一財經(jīng)資訊
1月28日,東航地面服務部員工李昕蒙帶隊進入新一輪“14+7+7”模式集中保障中高風險航班的運行工作,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今年的春節(jié)她將再次與團隊小伙伴共同度過。
在完成春運航班保障任務后,她必須經(jīng)歷14天集中隔離醫(y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觀察和7天日常健康監(jiān)測。這意味著,直到元宵節(jié)過后的正月十九,她和小伙伴們才能回到自己家中。
這樣的工作和隔離節(jié)奏,對李昕蒙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此前的1月15日,她才剛剛結束了自己上一輪“14+7+7”的考驗。
守住“第一道防線”
出生于1993年的李昕蒙,在2017年碩士畢業(yè)后成為東航地面服務部浦東旅客服務中心的一名管培生。當時的她完全沒有預料到,三年之后,浦東機場將成為她日以繼夜奮斗的“戰(zhàn)場”。
2020年,新冠疫情重創(chuàng)全球航空運輸市場,也對我國的民航業(yè)造成嚴重打擊。2020年,我國全民航旅客運輸量僅4.18億人次,瞬間倒退到2014年運輸水平;2021年也僅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不到。
然而,由于疫情期間執(zhí)行的特殊防疫政策,對要保證每一個航班起飛和落地,守住“第一道防線”的李昕蒙們來說,工作量和強度反而更大了。畢竟,上海口岸承擔了全國30%的國際客運業(yè)務和50%的國際貨運業(yè)務,東航地面服務部則承擔了上海口岸國際客貨運60%的業(yè)務。
過去的一年,作為浦東機場“兩集中”的其中一員,李昕蒙主要的工作內(nèi)容,就是對國際及地區(qū)高風險航班進港的保障。在此期間,她高度重復著單調(diào)又繁忙的航班保障工作——在國際航班落地后,開艙門、資料交接、旅客引導、行李消殺、旅客轉(zhuǎn)運。而在每保障完一個航班后,李昕蒙和同事們都要抓緊時間更換一套新的防護服。
由于每天穿戴隔離服和手套的時間比較長,每次脫下防護服的時候,口罩都會在臉上留下深深的勒痕,而每天她們戴手套的時間都達到七八個小時以上,一天工作結束,手套脫下來時,整雙手都是被水泡過浮腫的樣子。
由于防疫要求,這兩年的航班保障過程中,地面服務人員和旅客之間并沒有過多的交流,即便這樣,李昕蒙還是能夠回憶起很多由旅客帶來的感動瞬間。
比如每當航班抵達,李昕蒙和小伙伴們都會守護在旅客下機處,舉著牌子提示旅客“請?zhí)崆皽蕚浜煤M舛S碼,請向前走”,就是這再普通不過的一句中文提示,卻經(jīng)常會收獲旅客的一句句“回國真好”,“回家真好”與“謝謝”。
最長隔離293天
而讓李昕蒙印象更深刻的,則是前所未有的周而復始的隔離生活。
2021年8月13日起,按照民航局“四指定、四固定、兩集中”政策要求,東航地面服務部率先在駐場單位中全面執(zhí)行、實施“14+7+7”的閉環(huán)管理模式,全年“兩集中”已投入10批6428人次員工從事國際業(yè)務保障工作。
“雖然這兩年航班減少了,但我們東航員工隔離的時間卻創(chuàng)造了最長的紀錄。整個去年,防疫重點是‘外防輸入’,與別的行業(yè)相比,航空業(yè)防疫壓力更大;上海承擔了全國航空客運1/3的入境量,與別的航空公司相比,我們作為上海主基地航空公司的防疫壓力更大,全年公司累計隔離超過21萬人次,其中最長隔離293天。我們還有237名境外同事在堅守崗位?!崩铌棵烧f。
除了地服人員,機組人員也是經(jīng)常進入隔離生活的崗位,由于執(zhí)行國際航班的機組在落地回國后,都要執(zhí)行集中隔離14天的政策,很多機組飛一次航班,從出門到回家,一次就要超過20天。
來自國航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也顯示,2020年一年,國航空勤隊伍隔離醫(yī)學觀察超過9.8萬人次(其中飛行員達6.8萬人次)、人均隔離2.6次、時長超過36天,有的單次隔離時間長達近2個月,尤其是飛行總隊A330、B777等寬體機大隊,人均累計隔離超過100天,最長達到147天。
也正是因為這樣特殊的工作性質(zhì),這兩年能夠陪伴在家人和親友身邊的時間變得少之又少,但李昕蒙相信,所有的堅守都是有意義的。“相信一定會有一天,我們可以不再需要穿著大白工作,可以圍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可以有更多機會擁抱身邊的‘戰(zhàn)友’和親人,希望這一天快點到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