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1 12:14:05 來源 : 中國證券報
南方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權益) 史博
2021年是權益市場行業(yè)表現顯著分化的一年,有些行業(yè)實現了50%左右的上漲,有些行業(yè)出現了20%左右的下跌,給投資者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獲取收益的難度比前兩年明顯提升。展望2022年,在穩(wěn)增長的背景下,產業(yè)政策調整的頻次將顯著降低,行業(yè)的極致分化可能有所收斂,投資機會將更多來自宏觀配置和行業(yè)內的個股挖掘。而權益市場的整體走勢,很可能是寬幅震蕩格局,主要原因是流動性寬松和經濟下行交織,而A股整體估值性價比又處于中性區(qū)間,恒生指數則處于中性略偏低的水平。我們的主要觀點如下:
一、經濟增速下行有底,穩(wěn)增長政策不斷加碼有望化解尾部風險,確保企業(yè)盈利保持健康。
盡管站在當前時點看,國內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仍然存在,未來1-2個季度面臨整體企業(yè)盈利增長放緩的壓力。但展望全年,在決策層重提“六穩(wěn)”,高度重視地產行業(yè)可能帶來的負向沖擊的背景下,后續(xù)將看到地產開發(fā)商的開發(fā)貸、債券發(fā)行和現金流的好轉,地方政府債券發(fā)行的明顯加速,新一輪減稅降費的財政刺激政策出臺。全方位的穩(wěn)增長政策,將有力的支撐中國經濟保持在合理的增速區(qū)間,也有利于讓企業(yè)盈利保持一定的韌性,這些都有助于夯實權益市場的配置價值。
二、貨幣政策持續(xù)寬松,有利于各類資產價格。
央行的陸續(xù)降準、降息,甚至5年期LPR利率也出現了回落,這將有助于降低企業(yè)和居民中長期的融資成本,包括住房按揭貸款的融資成本??傮w上,貨幣政策配合其他穩(wěn)增長政策的節(jié)奏和力度都十分值得期待,將有利于國內各大資產價格的強勢。
可能市場還會擔心美聯儲的緊縮政策限制了國內貨幣寬松的空間,但我認為兩國貨幣政策錯位的根源在于經濟周期不同步,不存在貨幣政策方向必須保持一致的理由和邏輯。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央行,美聯儲在今年的快節(jié)奏加息和縮表,的確將對全球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也會明顯拖累全球經濟和大類資產價格。但也應看到中國央行一直以來都有較高的貨幣政策獨立性,近年來更是多次實施與美聯儲反向的貨幣政策操作,央行反復重申的“以我為主”是有歷史根據的、有底氣的。在當前國內經濟、物價雙雙走弱時,增加人民幣流動性的供應,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也十分必要。
三、對全年的權益市場保持謹慎樂觀的判斷,近期市場調整有利于春季行情展開。
受益于流動性寬松和經濟增速下行有底的雙重保障,權益市場呈現持續(xù)單邊下行的概率較低,因此,至少存在階段性和結構性機會。類似于2021年寬幅震蕩,在市場大幅回落后,估值性價比明顯提升時,增加權益資產暴露往往能在后面的反彈中獲得超額收益,相反,在市場大幅上行后,特別是某些熱門板塊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后,開始逐漸兌現部分收益,也是能夠獲得明顯超額收益的。
當前依然看好春季行情,其大概率是對近期市場調整的修正性反彈。春季行情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全球現象,不僅A股市場有,其他很多國家的股市也有春季行情特征。這個現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人們在展望未來的時候往往都會給予較樂觀的預期。一季度恰好是展望全年的起點,加上經濟數據、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發(fā)布較少,樂觀預期難以被證偽,因此權益市場容易上漲。
結構上看,預計2022年的行業(yè)分化不會像2021年那么劇烈。從基本面角度看,隨著宏觀經濟將逐漸探底企穩(wěn),在2021年受累于經濟景氣的價值股、大盤股將迎來基本面改善的契機,疊加估值已經普遍回落較多,股價表現理應不會繼續(xù)走弱。而2021年表現較好的成長板塊,目前產業(yè)趨勢依然相對積極,出現系統(tǒng)性下跌的概率不大。因此,整體而言,預計2022年市場風格趨于平衡,出現單一風格壓倒性優(yōu)勢的概率不大。
四、堅定信心,堅持對中國資產的長期投資。
從中長期維度看,A股市場的利好因素較多,有利于投資者去過濾短期的企業(yè)盈利滑坡擔憂,也有助于在大幅波動中堅定信心,拿住持倉,而不是在低位時因信心喪失而無奈出局。它們包括:資本市場的科技創(chuàng)新支持平臺的定位;居民大類資產配置從實物資產向股市轉移的趨勢;中國的制造業(yè)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產業(yè)亮點頻現。
最后,在此辭舊迎新、萬象更新之際,祝愿廣大投資者朋友們都能在虎年堅定行之有效的投資理念,實踐正確的投資方法,收獲合理的投資回報。
編輯:曹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