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10:59:13 來源 : 無冕財經
wumiancaijing.com
陸正耀出局后,除了通過舊部挑起內斗,還試圖借由收購債權方股權曲線回歸,瑞幸的價值到底有多大?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chuàng)發(fā)布
作者:郭俊宇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實習生:黃婷
陸正耀似乎未曾放棄回歸瑞幸,但情況正在發(fā)生變化。
12月13日晚間,瑞幸咖啡發(fā)布公告稱,特別股東大會(EGM)投票通過決議,不惜修改公司章程,將嚴格限制處于清算流程中的某些原管理層股東股份的轉讓行為和相應投票權,超過98.5%的公眾股東都投下支持票。
決議生效后,瑞幸股東將不得把公司股份轉讓給任何受限制的人,任何受限制人士也不能轉讓公司股份,受限制的人就算合法持有股份,也不能行使表決權。
瑞幸此舉明顯是針對以陸正耀為首的造假管理層,再加上此前的“毒丸計劃”,陸正耀等人基本上已再無回歸瑞幸的可能。
曾計劃曲線回歸?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在瑞幸逐漸恢復元氣的同時,其內部一直在上演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2020年瑞幸被曝出財務造假的同時,公司內部發(fā)生了激烈的“內斗”,最終以陸正耀為首的前造假管理層被踢出局告一段落。
然而,陸正耀離開瑞幸后,該公司的“內斗”并未平息,他一直在尋找機會重回瑞幸。而現(xiàn)任董事長兼CEO郭瑾一的態(tài)度也很明確,堅決阻止前造假管理層的回歸。
今年1月初,陸正耀和錢治亞等人率先出招。
當時瑞幸的7位副總裁、5位總監(jiān)、34位區(qū)域經理聯(lián)名寫了一封罷免信,矛頭直指郭瑾一,信中痛斥郭瑾一無德無能,將公司帶到了存亡邊緣。還給他定下了三宗罪,說他貪污腐敗中飽私囊,鏟除異己黨同伐異,以及能力低下。
值得注意的是,聯(lián)名信署名靠前的周斌、李軍,都屬于神州租車時期就跟隨著陸正耀的高管。
郭瑾一能夠坐上現(xiàn)在這個位置,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直接就揭開了這場內斗的遮羞布,指控這封聯(lián)名信是已經被踢出局的陸正耀和錢治亞等人策劃的陰謀。
背靠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兩大股東的郭瑾一,最后毫無意外地獲勝了。2月17日,瑞幸公布了一份獨立調查報告,稱沒有任何證據(jù)郭瑾一存在聯(lián)名信中指控的不當行為。
不過,陸正耀似乎并沒有就此放棄對瑞幸的覬覦。
▲瑞幸咖啡創(chuàng)始人陸正耀。
今年9月份,據(jù)中國網消息,有接近陸正耀債權方的人士透露,物美創(chuàng)始人張文中控制下的投資公司,正參與瑞幸咖啡的債權重組,意圖從中金、巴克萊和摩根士丹利等陸正耀債權方企業(yè)手中打包收購債權,進而通過“債轉股”的形式曲線入股瑞幸。
據(jù)悉,物美事先跟負責清算的畢馬威進行了接觸,但雙方沒談攏,所以才扭頭去找到了債權方。
據(jù)透露,另外還有一家叫做“中國光實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的企業(yè),也曾經以陸正耀關聯(lián)方的名義接觸過那些債權方,想要收購債權方手中的瑞幸股權。
有分析認為,若前述收購屬實,每一步都需要得到陸正耀的配合。
聽到風聲的瑞幸管理層,很快便采取了應對措施。10月份,瑞幸推出了被稱為“毒丸計劃”的股東權益計劃。如果出現(xiàn)惡意收購現(xiàn)象,瑞幸將大量增發(fā)新股,以攤薄收購方手里的股權,將惡意收購方拒之門外。
這是一項“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舉措,現(xiàn)股東的股權也會被稀釋,而且一旦達到觸發(fā)條件后便會自動生效,任何人都無權干預。
推出“毒丸計劃”后,瑞幸管理層似乎依然不放心。在12月11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通過了“限制部分股東股權轉讓行為和投票權”的決定,這等于是徹底切斷了跟前造假管理層的關系。
這兩項措施構成了“雙層防線”,基本上杜絕了陸正耀等前管理層重回瑞幸的可能性。
陸正耀接二連三地想要再次掀起瑞幸的內斗,或許是想把瑞幸這趟水再攪渾,因為局面越是混亂,對他重回瑞幸就越是有利。
而對于以郭瑾一為首的現(xiàn)管理層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在業(yè)務層面上,公司內斗可能會再次拖累瑞幸。所以,他們才會如此雷厲風行,徹底切斷與前管理層的聯(lián)系。
不過,假設陸正耀能夠回歸瑞幸,也難獲得控制權。從瑞幸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已經牢牢把握著公司的控制權。
截至7月底,瑞幸有18.8億A類股和1.45億B類股,其中,大鉦資本持有7.15%的A類股和全部B類股,由于B類股有超級投票權,所以大鉦資本擁有42.5%的投票權。而愉悅資本持有5.7%的A類股,有3.22%的投票權。
財務造假風波后,大鉦資本的黎輝和愉悅資本的劉二海已經與陸正耀決裂,自然是不可能再站在他這邊了。
為何不能放手?
陸正耀沒有親口說過,但從他接二連三地想要重回瑞幸的行為來看,內心多半是有些不甘心的。
短短一年間,陸正耀不僅失去瑞幸,連一手創(chuàng)辦的“神州系”也崩盤了。神州優(yōu)車被強制摘牌,神州租車被迫賣身給安博凱。從2020年年底開始,私募基金安博凱就在不斷接收神州租車的股權,到今年3月4日,安博凱的持股比例已經上升至94.01%。
陸正耀則債務纏身,今年已經三次被執(zhí)行人,欠下35億元的巨額債務。瑞幸咖啡和神州租車雖然都還活著,但已經跟他沒有關系了。
列為
如今,陸正耀重新創(chuàng)業(yè),他帶著當初“神州系”的一大批舊部,做起了餐飲項目趣小面,但是并不順利。
陸正耀還是采取了一貫的激進策略,據(jù)媒體報道,10月份趣小面的估值便達到10億元,單店估值4000萬,比兩家和府撈面的估值還高。據(jù)悉,陸正耀將趣小面的首批門店拓展目標為106家。
趣小面并沒有重現(xiàn)瑞幸的增長奇跡,截至11月份,僅在全國開了30多家門店。才運營三個月,趣小面便改名“趣巴渝”,涉足火鍋生意。
▲趣小面運營三個月后匆匆改名。
已經52歲的陸正耀,似乎想再打造一個堪比“神州系”的商業(yè)帝國。做面館僅僅只是陸正耀的第一步,之后他還要吸納其他的小吃品牌,做一個美食城。然而,目前在全國只有40多家門店巴渝,不知何時才能支撐起他的野心。
陸正耀過去那套“找準賽道、資本加持、規(guī)模擴張、上市變現(xiàn)”的“陸氏打法”已經行不通了。財務造假的污點讓陸正耀在融資方面變得更加艱難。
在陸正耀重新創(chuàng)業(yè)的同時,瑞幸咖啡卻迎來了重生。雖然瑞幸經歷過財務造假風波,但基本盤還在,在全國擁有5000多家門店,而且現(xiàn)金流在上半年便已經轉正。最新的財報顯示,扭虧為盈也指日可待。
12月9日晚間,瑞幸公布了今年三季度財報,總凈營收為23.502億元,同比增長105.6%,其中現(xiàn)制咖啡凈收入為17.16億元,貢獻了73%的收入。
▲瑞幸咖啡三季度營收情況,圖片來自三季報。
同時,瑞幸第三季度的凈虧損為2350萬元(其中包括因北京辦公室搬遷而產生的一次性不可收回款項1420萬元),虧損金額收窄了98.6%,去年同期凈虧損金額為17.11億元。
瑞幸營收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用戶數(shù)量的增加,三季度瑞幸平均月度交易用戶為1470萬人,比去年同期的820萬人增長79.2%。
如果瑞幸能夠按照目前這個勢頭發(fā)展下去,或許下一份財報便能帶來扭虧為盈的喜訊。
瑞幸在經歷財務造假后,依然能走到今天,證明了當初陸正耀的賽道選擇是正確的,他為瑞幸打造的商業(yè)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可持續(xù)的。
在2020年5月份瑞幸被通知摘牌的時候,陸正耀還曾反復強調,自己堅信瑞幸的商業(yè)模式與商業(yè)邏輯是成立的。如今看來,在這一點上,他似乎并沒有忽悠大家。
看著又重新站起來的瑞幸,創(chuàng)業(yè)不順的陸正耀心中自然打起了回歸的心思,即便無法再獲得控制權,至少也能分得一杯羹。
瑞幸的挑戰(zhàn)
此次瑞幸管理層如此果斷地切斷陸正耀曲線入股的道路,或許也是想一勞永逸,然后集中精力專心搞業(yè)務,以面對更為嚴酷的挑戰(zhàn)。
在瑞幸出事后,許多咖啡新貴趁機借助資本的力量快速擴張。例如,Manner在6個月內完成4輪融資,估值已達到近30億美元;代數(shù)學家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10億元;鷹集咖啡半年內連獲三輪融資;Seesaw已完成A+輪過億元融資;7月22日,M Stand完成了近億美元B輪融資。
咖啡
▲今年以來咖啡領域融資不斷,圖片來自富途安逸。
另外,一些新茶飲,例如喜茶、奈雪、蜜雪冰城等品牌也在推出咖啡飲品,它們同樣想在現(xiàn)制咖啡賽道分一杯羹。
在出事之前,很多人可能會將瑞幸跟星巴克進行比較,瑞幸也將星巴克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如今,那些獲得資本加持的咖啡新貴都是瑞幸潛在的競爭對手。在資本力量的加持下,在它們之中很可能會出現(xiàn)“下一個瑞幸”。
市場強敵環(huán)伺的情況下,瑞幸下一步或許該想想如何從激烈的競爭中突圍重獲資本認可。
外部
瑞幸經歷過財務造假風波后,雖然管理層已經徹底換血,但造假污點沒那么容易抹去,資本方可能依然會有所顧忌。只有管理層做出足夠吸引人的成績后,瑞幸才有可能重新成為資本追捧的寵兒。
當現(xiàn)
目前的瑞幸也有其優(yōu)勢,當Manner等咖啡品牌還在融資搞擴張時,瑞幸已經坐擁5000多家門店??恐缙诘臒X擴張和虧本拉新,瑞幸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優(yōu)勢,這也是其能夠活下來的關鍵原因。
但是,瑞幸能否靠著這些優(yōu)勢,在日趨激烈的咖啡賽道殺出重圍,成為“中國的星巴克”,就看以郭瑾一為首的現(xiàn)管理層的能力了。
原創(chuàng)聲明
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chuàng)發(fā)布,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