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6 12:11:13 來源 : 時代周報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李卓玲
東風悅達起亞或將成為歷史。
近日,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網站顯示,東風汽車集團已正式掛牌出售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25%股權,轉讓底價為2.97億元,掛牌信息披露期至下月16日。
對于受讓方資格等信息,11月25日,時代周報記者咨詢了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方面,相關工作人員稱,“沒有什么要求,看公告就行了,注冊資本方面也沒有什么要求,正常報名就行了,后續(xù)會按照交易規(guī)則推進的?!?/p>
據悉,此次交易價款支付方式為一次性付款,意向受讓方在公告截止日前,需按產權轉讓公告約定,遞交交易保證金8900萬元到產權交易機構指定銀行賬戶。換言之,一旦交易完成,這家由中韓三方合資近20年的企業(yè),將正式與東風汽車集團分道揚鑣。
11月25日,資深汽車行業(yè)分析師任萬付對時代周報記者稱,東風退出早有跡象,此次公開轉讓股權并不意外。國內企業(yè)繼續(xù)接手的概率不大,大概率還是會由現代起亞集團接手,當然,既然是公開掛牌轉讓,也不排除有強有力的買家出現。無論是誰接手,東風悅達起亞都將迎來比較大的變化。
“東風退出,對企業(yè)未來經營不產生任何影響?!?1月25日,東風悅達起亞方面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稱,起亞2021年品牌煥新后,2022年會繼續(xù)延續(xù)全球起亞品牌煥新的步伐,繼續(xù)在中國市場深耕。
去年虧損47.5億 誰將接盤25%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東風悅達起亞于2002年由韓國起亞、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共同組建,其中起亞、江蘇悅達和東風的持股比例分別為50%、25%和25%股份,該合資公司的營業(yè)期限至明年9月11日。
事實上,關于東風將退出東風悅達起亞合資項目的傳聞由來已久。有消息稱,今年年中,這家中韓三方合資企業(yè)的股東方就已重新評估合作,起亞方面欲擴大股比,東風汽車則因“無利可圖”欲退出,三方很快達成了一致,于8月在武漢簽署了東風公司退股備忘錄。本月初,東風很快將掛牌轉讓其所持股份的消息再出。
不過,前述消息并未獲官方證實,直至如今,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這則掛牌信息,證實了東風的退意。
在業(yè)界看來,東風“拋股”與起亞在華發(fā)展現狀關系匪淺,再者由于持股較少,長期話語權并不大,剝離該資產更有利于企業(yè)整體發(fā)展,專心發(fā)力嵐圖等自主板塊。
目前,東風悅達起亞正深陷虧損漩渦。據掛牌信息顯示,去年,東風悅達起亞年度虧損47.5億元,負債136.56億元;今年前10月,東風悅達起亞虧損達26.12億元,負債總計118.87億元。據中京民信(北京)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的評估信息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東風悅達起亞凈資產為3.5億元,評估價值為11.88億元。
虧損背后是其銷量的不濟。公開數據顯示,去年東風悅達起亞銷量約為25萬輛。2021年1-9月,東風悅達起亞累計銷量為11.2萬輛,同比下滑37.8%。
在這樣的發(fā)展情況下,誰將接盤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也備受關注。有消息稱,起亞將全盤接手東風公司這25%股份,屆時起亞在合資公司中的股權將達到75%。
一名資深業(yè)界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稱,這一傳聞并非毫無根據,目前乘用車合資股比放開已進入倒計時,起亞乘勢擴大股份,掌握更多話語權,或對該公司后續(xù)決策速度、產品引入、轉型等均更有益。
據我國汽車產業(yè)合資股比放開時間表顯示,2022年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將取消,同時取消合資企業(yè)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有意思的是,據前述掛牌信息顯示,在“原股東是否放棄優(yōu)先受讓權”一欄上,寫著“有人未表示”。
11月25日,時代周報記者也采訪了東風方面,相關人士稱,“我們這邊沒有獲得任何消息”。
拋棄性價比 借電動化發(fā)力高端?
在業(yè)界看來,作為曾經的車市黑馬,東風悅達起亞曾憑借“國產車的價格,合資車的配置”,將性價比優(yōu)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2016年,東風悅達起亞更攀至年銷65萬輛的巔峰,然而,隨著近年來車市變局,包括東風悅達起亞在內的韓系車,均面臨著自主品牌崛起、主流合資品牌價格下探的雙重壓力,曾經的性價比牌難以奏效。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是7.35%,2017年跌至4.63%,到了2020年已減少至3.8%,今年前三季度僅剩下2.5%,創(chuàng)下近年來歷史新低。
而近兩年來,東風悅達起亞顯然也意識到問題所在,開始發(fā)力品牌向上。2019年,營銷悍將李峰空降東風悅達起亞,成為其首任中國籍總經理,期間開展了多項變革,包括車型結構優(yōu)化、明星車型打造,以及品牌向上戰(zhàn)略。 其中,在產品上,推出了“一體三翼”行動計劃,表示未來不再推出10萬元以下新車,而是形成以智跑、傲跑、K3、KX5為代表的10萬元以上戰(zhàn)略車型矩陣。
在李峰掌舵下,2020年,東風悅達起亞在品牌溢價、高端化突破上可圈可點。官方數據顯示,東風悅達起亞戰(zhàn)略車型銷量增加26374臺,同比增長17.9%,戰(zhàn)略車型銷量比重占77%,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銷售車型平均單價達12.87萬元,同比提升2.1萬元。
直至今年3月,李峰被調離,東風悅達起亞帥位重新由韓籍高管柳昌昇執(zhí)掌。柳昌昇同樣堅定走品牌向上道路,其此前稱,起亞今后要放棄性價比標簽走高端化路線,持續(xù)投入新產品、新技術,減輕經銷商庫存壓力。
“轉型是個痛苦的過程,以前都是10萬以下的小車,現在都是15萬以上,甚至30萬以上,人群、經銷商的售賣方式等都在改變?!鼻笆鰱|風悅達起亞方面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稱,明年經銷商門店也會同步煥新,根據全球起亞統一風格。
對于未來是否主要聚焦15萬-30萬市場,該人士則表示,“甚至更高,我們有世界年度車,EV6、EV9都是30-50萬區(qū)間的電動車?!?/p>
不過,目前,在國內市場,除了主流合資、豪華品牌正加速電氣化轉身外,自主品牌也在借此發(fā)力高端化,如東風嵐圖、長城沙龍、上汽智己等,且目標市場均瞄準30萬以上市場,東風悅達起亞能否脫穎而出有待觀察。
“國內高端電動化趨勢明顯,對任何新進入這一領域的企業(yè)來說挑戰(zhàn)都非常大。對東風悅達起亞來說,想要在這一領域分一杯羹,品牌、產品都需要重塑,挑戰(zhàn)非常大?!比稳f付對時代周報記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