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2 13:41:00 來源 : 證券時報
21日,網上突然傳出“廣州二手房貸可以不用參考指導價”的消息,并指出上述消息已獲幾家大銀行確認。
廣州房貸可不按指導價?
二手房成交價格采用政府給出的指導價來代替此前的評估價,最早在深圳實施,隨后在一些大中型城市推開,成為不少地方遏制房地產過熱、控制買房杠桿的重要手段。在“房住不炒”調控主旋律下,銀行對此事發(fā)聲十分謹慎,不難理解。
不過,同為政府指導價,廣州和深圳做法其實并不完全一樣,廣州房貸是否在評估標準上出現松動,還未可知。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深圳推出二手房參考價的時候,一開始銀行并不知道怎么做,后來在加強房地產調控的背景下,銀行達成共識,都按照指導價來做貸款評估。但是廣州發(fā)布參考價的時候,并沒有銀行宣傳要按照指導價來做貸款評估價,因此也就不存在退出這個政策一說。
多地實施住房交易“指導價”
2021年2月8日,深圳在全國率先實行二手房成交指導價制度。隨后,全國多地跟進。據克而瑞研究中心不完全統(tǒng)計,自2月份深圳在全國首推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政策至今,包括上海、廣州、三亞、西安等地在內,全國共計約有15個城市陸續(xù)出臺了二手房相關指導價政策。
在出臺指導價的同時,深圳市政府相關部門同時引導地方銀行參考指導價為依據發(fā)放二手房貸款,由于指導價普遍低于市場成交價,這個做法減少了購房者從銀行取得的房貸額度。指導價制度實施后,深圳二手房評估公司的業(yè)務一落千丈。
5月,深圳對新房成交價也實施了參考價政策。房地產成交參考指導價成為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的重要措施,影響深遠,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房價持續(xù)上漲的態(tài)勢。
以深圳為例,克而瑞研究中心監(jiān)測的數據顯示,從2月份深圳正式確立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機制之后,深圳的二手房市場成交量連續(xù)7個月出現下滑的趨勢。10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面積回落至8萬平方米,環(huán)比下降了50%,同比跌幅擴大至81%,這創(chuàng)下了深圳二手房市場交易的歷史新低。同時,二手房市場成交均價持續(xù)下滑至55805元/平方米,環(huán)比基本持平,同比則下跌了12%。1―10月份,深圳二手房累計成交32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7%。
調控同時強調“合理住房需求給予滿足”
近日,關于房貸放松的傳聞不少。有消息稱,昆明此前“停貸”二手房的部分銀行已恢復接單,最快15天放款,12家主流銀行中,有7家下調房貸利率。
11月19日,銀保監(jiān)會新聞發(fā)言人在談到房地產貸款時表示,截至10月末,銀行業(yè)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8.2%,整體保持穩(wěn)定。個人住房貸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套房,投向住房租賃市場的貸款同比增長61.5%。房地產合理貸款需求得到滿足。
對于銀保監(jiān)會的最新發(fā)聲,李宇嘉認為,房地產貸款基調發(fā)生改變。
一是滿足合理需求,夯實“房住不炒”。未來,繼續(xù)嚴控資金過多、過快流入地產,嚴堵資金跑冒滴漏去炒房,去開發(fā)地產。同時,對合理住房需求要給予滿足,這不僅是維護購房者貸款融資的合理權益,也是“房住不炒”的落實。因為合理購房需求的貸款支持,本身就是房住不炒。
二是,保持房地產穩(wěn)定,需要宏觀審慎的信貸政策。即逆周期調節(jié),房地產市明顯回升或過熱趨勢時,收緊貸款規(guī)模(就像今年上半年);相反,則逆周期、跨周期調節(jié),在杠桿率穩(wěn)定的情況下,適當增加信貸投放,不局限于短期內迅速降杠桿,這會導致風險爆發(fā),而是寄希望在中長期解決問題。
三是,信貸投放要精準,調節(jié)需求結構。包括對剛需的支持,對租賃需求的支持,控制投向商品房市場的規(guī)模和比例,特別是要控制多套房購置加杠桿,控制非普通住房項目融資等等。
盡管近期樓市快速回調,但是房地產信貸政策的基調很穩(wěn)定,堅持“長期講定力、短期講策略”。具體表現在,僅僅對合理住房需求大力扶持,其他貸款仍舊比較緊張;僅僅對穩(wěn)健經營的房企融資放開。
李宇嘉預計,今年11-12月開發(fā)商整體融資環(huán)境,并未大幅度轉好,開發(fā)商降價促銷,保衛(wèi)現金流仍舊是營銷主基調。信貸政策是否進一步調整,需要觀察四季度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