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成人影院午夜男女爽爽爽,欧美 亚洲 中文 国产 综合

首頁 熱點 要聞 國內(nèi) 產(chǎn)業(yè) 財經(jīng) 滾動 理財 股票

裸貸、偷錢、貪污…買奢侈品的年輕人真的都有錢嗎?

2021-11-12 16:40:26 來源 : 酷玩實驗室

從沒有見過這么靜悄悄的雙十一。

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沒有血脈賁張的銷量戰(zhàn)報,往年最被寄予厚望的全國購物狂歡節(jié),聲浪甚至都不如618、818。

所以,今年雙十一,你剁手了嗎?

如果沒剁手,是因為多看了一眼銀行卡余額嗎?

如果剁手了,付款的那一刻有沒有一種工資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呢?

那么,你覺得月薪達到多少,能實現(xiàn)“尾款”自由呢?

如果突然有一個工作機會,月薪8萬,還不算提成,你會立馬有投簡歷的沖動嗎?

不不不,這絕對是完全正規(guī)的職業(yè),向別人介紹工作內(nèi)容的時候,甚至可能引來羨慕聲音的那種。

它就是:奢侈品店長。

有沒有心動?

然而,杭州一家奢侈品店發(fā)視頻訴苦,即使將工資開到這么高,依然招不到人。

8萬月薪,四舍五入一下,就是年薪百萬了,還招不來人?

就算公認的高薪行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中,8萬月薪也絕對算得上是高薪中的高薪。

在騰訊,達到這樣的薪資,基本都需要博士學歷,并且對工作年限也有要求。

而奢侈品店長對學歷的要求則沒有這么苛刻,只要能完成銷售目標,都好說。

或許有人會說,不同崗位之間,本來就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那么我們來看看,店長和店長之間,差距有多大。

看準網(wǎng)數(shù)據(jù)顯示,店長的平均月薪不到9000。也就是說,1個奢侈品店長,頂?shù)蒙?個普通店長。

血壓上來了嗎?好的,那我們來點更刺激的。

根據(jù)人力資源公司Kelly Services發(fā)布的《2021中國薪酬指南》來看,8萬月薪在奢侈品行業(yè)也沒有進入第一梯隊。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奢侈品零售副總裁最高可以拿到500萬的年薪,學歷要求是MBA或者本科,薪資是博士學歷的騰訊3D/AR算法工程師的6倍還多。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奢侈品行業(yè)能夠給出這么高的薪資?為什么奢侈品店長開這么高的工資,卻還這么緊缺?

01

很簡單,因為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太猛了!

2019年以前奢侈品的主要消費地區(qū)還集中在歐洲和美洲,而如今在中國強勁奢侈品消費的帶動下,讓亞洲一舉超越歐洲和美洲。

中國人有多熱愛奢侈品?

2009年,中國人花了1560億人民幣買奢侈品。到了2018年,這個數(shù)字變成了7700億,全球1/3的奢侈品被中國人買走。

2020年,雖然疫情導致全球奢侈品銷量嚴重下滑,但中國依然實現(xiàn)了48%的增長,不僅創(chuàng)造了歷史記錄,簡直是在力挽狂瀾。

以至于奢侈品牌LV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18次提到中國區(qū)。

胡潤數(shù)據(jù)指出,LV賣出的奢侈品,一半都是中國人買走的。麥肯錫非常激動的向奢侈品牌宣布:中國是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貝恩則樂觀的預(yù)計,用不了幾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歐美日本將被遠遠的甩在身后。

不僅奢侈品市場轉(zhuǎn)移陣地了,奢侈品的消費主體也變了。

過去買奢侈品要么是貴族,要么是土豪,普通人買個帶“牌子的”,就已經(jīng)算是“高消費”了。

如今,最熱衷買奢侈品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年輕人。

麥肯錫表示,90后在2018年購買奢侈品的花銷,平均2.5萬元/人。根據(jù)boss直聘的數(shù)據(jù),90后平均月薪7879元,相當于奢侈品支出占年收入30%左右。

《2019年中國奢侈品市場消費者數(shù)字行為洞察》報告顯示,30歲以下的消費者,買了42%的高端奢侈品。

奢侈品報告的研究者早已發(fā)現(xiàn)“未來,25歲以下的消費者將是奢侈品行業(yè)的財富密碼。

騰訊廣告聯(lián)合波士頓咨詢公司發(fā)布的《2021中國奢侈品市場數(shù)字化趨勢洞察報告》顯示,90后已經(jīng)成為奢侈品消費主力軍。

而這群高消費的年輕人,卻并非都是高收入人群,很多人反而還背著高負債。

月薪4000元,就敢在電商平臺分期付款買一個2萬塊LV包的大有人在。

分期付款是有額度的。沒有獨立經(jīng)濟能力的學生群體,甚至不惜跟來路不明的陌生人借錢。

借錢,就需要有抵押品。

2016年,借貸寶爆出10G裸條事件,震驚中外。

這次被泄露的裸條信息中,大部分是90后,大學在讀人數(shù)超過60%。

受害者中一名大二女生一開始只借了3000元,可是每周30%的利息,短短3個月欠款就高達50萬。最終,女孩選擇離家出走,至今生死不明。

事后媒體采訪得知,這些受害者用自己最寶貴的隱私作為抵押,借錢不是為了救急,僅僅是拿來支撐自己的高消費。

2018年西安破獲的一起裸貸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交代受害者找到他借錢,是為了買“手機、名牌化妝品和衣服”。

最終受害者的隱私,被以幾十元/份的價格,打包出售。而她們得到的,是無休無止的討債,和時時刻刻被社死的恐懼。

當裸貸無法滿足虛榮心的時候,有些人甚至選擇了直接出賣自己的身體,包括器官。

2011年,一名高一學生為了買一部新出的iPhone手機,聯(lián)系到黑中介,割了自己的一個腎。

得到iPhone后,他還得了3級傷殘。常年臥病在床,不能干重活兒,無法離開藥物生活。

但是這位高中生的事跡,并沒有讓后來者引以為戒。人民網(wǎng)2013年一篇報道稱,武漢有2萬多名大學生在貸款買iPhone。

這樣的來錢還是太慢,性急的選擇直接去盜竊。

云南一名13歲男孩,偷拿家里的2萬元買LV包。某奢侈品店員盜竊朋友8萬元,去自己的店里買包。

偷親戚朋友的錢總歸有限,有條件的直接偷公司的錢。

今年4月,46歲的味千拉面CFO劉家豪涉嫌挪用公司公款案迎來最終判罰。7年里,他用可擦式原子筆,篡改了180張公司支票,涉案金額約2100萬元人民幣。

據(jù)他交代,挪用公款買奢侈品,是為了緩解壓力。味千拉面在2020年虧損8000萬,如果劉家豪少買點奢侈品,相當于能為公司“挽回”超過1/4的損失。

上市公司CFO尚且如此,小公司出納操作起來就更簡單了。

今年7月份,臺山市破獲一起挪用公款案件。某娛樂中心出納利用職務(wù)之便,挪用公司財產(chǎn)購買奢侈品,最后連員工的工資都不夠發(fā)了。

奢侈品到底有多好,這些年輕人明知已經(jīng)填不上債務(wù)的窟窿,還咬牙買呢?

02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我們什么時候開始變得“愛花錢了”。

幾千年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直崇尚節(jié)儉,鄙視消費。士農(nóng)工商,商人的地位被排在了最底層?!膀溕菀荨钡馁F族,會被寫入史書中被后世唾罵。

而中國人真正開始熱衷消費,是在最近這幾十年。

中國從來沒有哪個時代,造出過這么多一夜暴富的神話。

不到半個世紀,中國就從“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直接快進到了物資極大豐富的時代。

錢包鼓起來的中國人,在滿足了溫飽之后,開始有了余錢。這個時候,洋品牌進來了。

為了能夠盡快與國際接軌,改革開放初期,洋品牌享受著讓國產(chǎn)品牌眼紅的超國民待遇。

三年免檢、五年免稅、特別通道、綠色機制層出不窮,甚至很多地方,連質(zhì)檢都省了,默認洋品牌的質(zhì)量過硬。

長江日報就曾報道,2009年僅武漢市的外資企業(yè),就享受了近6.5億元的稅收優(yōu)惠。

不可否認的是,超國民待遇在初期極大的吸引了外企來華投資。然而,蜂擁而至的洋品牌在賣給中國消費者商品的同時,也賣出了消費主義。

在消費主義的源頭美國,資產(chǎn)階級將大眾對生活意義的認知,引導成為“追求體面的消費,渴求無節(jié)制的物質(zhì)享受和消遣”。

這樣的價值觀,隨著外國商品一起,俘獲了中國消費者的心。而電視的普及,讓廣告成了高效的洗腦機器。

體面的消費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

人頭馬告訴你“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戴比爾斯告訴你“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香奈兒說“不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Gucci告訴你“要想讓人嫉妒,就要擁有嫉妒”,愛馬仕告訴你“裝的下,世界就是你的”…

總結(jié)起來就一個字“買”。而且要買好的、買貴的,買獨一無二的。

2013年上映的《小時代》褒貶不一。但在一點上,粉絲、路人和黑粉都達成了共識:這是一部奢侈品和各階層富豪生活方式展示會,傳遞了一種“要不遺余力去追求更精致生活”的態(tài)度。

隨后,人民日報評論文章,指出《小時代》“奉消費主義為圭臬”。

在質(zhì)疑聲中,《小時代》拍了4部,總票房近18億,上映首日即創(chuàng)造中國影史新紀錄。

到了2018年,更是有人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國產(chǎn)劇里沒有窮人了。

很顯然,窮人沒辦法支撐起一個影視劇的物欲橫流。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觀點:錢是花出來的,不是攢出來的;一個男人如果不舍得給你花錢,怎么證明他愛你;我只用三句話,就讓這個人為我花了18萬;你值得最好的,善待自己,做一個精致的男/女孩…

在青春偶像劇里,月薪6000的女主住的是整租+精裝修套間,名牌服飾鞋包不離身,做一次頭發(fā)2000元眼都不眨。

你也一定聽說過“窮人思維”。

而在都市劇中,有錢人大多大大方方,善良美好;而難得出現(xiàn)的一些窮人角色,不僅生活的摳摳縮縮,性格還嫉妒刻薄,貪得無厭。

在這樣的價值觀的影響下,追求更精致的生活,不僅是“你值得被更好的對待”,同時還“擺脫了低級趣味”,成為一個“人格高尚”的人。

于是,消費的目的從追求商品的有用性,轉(zhuǎn)向了追求刺激性、標簽化、儀式感。消費從需求,變成了欲望。

據(jù)統(tǒng)計,在小紅書上帶有香奈兒關(guān)鍵詞的帖子超過220萬。LV的開箱視頻、花200萬買愛馬仕包的視頻,點擊量超高。

小紅書轉(zhuǎn)化率高,意味著下單的人多。

2021年,在國家的管控下,小紅書開始嚴打炫富賬號,封禁了超過6萬個賬號。

炫富賬號被封禁了,但是炫富行為并沒有絕跡。

北青報報道,小紅書的封號行動之后,依然能看到“坐擁數(shù)套200平米以上房子”、“旅行乘私人飛機”、“買奢侈品像買菜一樣隨意”的“白富美”。

甚至還有人曬出30多個購物袋的奢侈品,以及一整面墻的愛馬仕包,表示關(guān)注就有機會獲得其中的一個愛馬仕包。

面對如此熱情的中國年輕人,奢侈品牌們,又是如何做的呢?

03

在年輕人為購買奢侈品而掉進火坑的時候,奢侈品卻用年輕人的血汗錢,把自己養(yǎng)的肥肥胖胖。

2021福布斯富豪榜中,奢侈品牌LV的伯納德及其家族,超越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沃倫巴菲特等一眾前全球首富,蟬聯(lián)富豪榜第三名。

香奈兒、雅詩蘭黛、愛馬仕、Prada等奢侈品牌的老板也均在榜上。

但在奢侈品的內(nèi)心里,從來沒有尊重過年輕人、以及年輕人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奢侈品的行為。

愛馬仕的前任CEO Patrick Thomas公開表示對年輕消費者不感興趣,認為這個群體過于追求浮夸、炫耀。現(xiàn)任CEO Axel Dumas甚至對“年輕消費者”這個詞都不愿意提及。

香奈兒時尚總監(jiān)Bruno Pavlovsky認為屏幕是冰冷的,奢侈品的完整體驗只存在于線下實體店里。

雖然他們內(nèi)心看不起年輕人,但是當他們發(fā)現(xiàn)消費主體變成年輕人后,果斷的開始迎合年輕人,甚至花重金從他們口中“浮夸、炫耀”的高街潮牌挖設(shè)計師。

當他們發(fā)現(xiàn)不光是主力消費群體Z世代、千禧一代們喜歡網(wǎng)購,甚至連中老年人也越來越多的選擇網(wǎng)購后,他們果斷選擇迎合消費者,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通了旗艦店,在小紅書開通了官方賬號。

動作快的LV,不僅很早就開通了小紅書賬號,甚至還在2020年3月26日,首次在小紅書進行了直播,當日人氣值近630萬。而根據(jù)統(tǒng)計平臺數(shù)據(jù),小紅書直播日榜冠軍的人氣值,通常在100-200萬之間。

隨后,Burberry、Gucci入駐抖音,愛馬仕、阿瑪尼進入快手直播間,成為老鐵中的一員。

可能有人會因此覺得奢侈品高傲的臉,被“土味十足”的老鐵打了響亮的耳光。但奢侈品丟掉的“體面”,可是要你用金錢加倍奉還的。

我們回頭再看這些奢侈品老板財富的增長曲線,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xiàn)象:正是從2020年開始,他們的財富出現(xiàn)了暴漲。尤其是Prada的“女王”,經(jīng)歷了連續(xù)3年的財富縮水后,在2020年實現(xiàn)了逆襲。

2020年,全球奢侈品消費下滑之時,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中國,作為唯一增長的市場,可謂做出巨大貢獻。

可是,奢侈品們又是如何對待中國的“衣食父母”們呢?

2019年,范思哲、Coach、紀梵希、亞瑟士、馥蕾詩和Calvin Klein等奢侈品牌的新款T上,集體將澳門、香港稱為國家。

好像是商量好的一樣,問題沒被指出來的時候沉默不語;一經(jīng)指出立馬在微博上發(fā)道歉聲明,甩鍋給設(shè)計師

肉身在國內(nèi)的,就發(fā)個道歉微博了事。肉身在國外的,根本懶得跟你道歉。

2017年,雅詩蘭黛旗下的彩妝品牌Smashbox,在官方Instagram上宣布“不在中國銷售產(chǎn)品”。

此后,彩妝品牌Tarte在官方Instagram賬號,使用了嚴重歧視華人的詞“ching chong”。

2018年的品牌活動上,彩妝品牌Hourglass拒絕華人入場。

而在法國知名商場巴黎春天百貨內(nèi)的巴黎世家專柜,由于秩序混亂,老實排隊的中國人斥責了胡亂插隊的外國人兩句,柜員竟然侮辱中國消費者并大喊中國人滾出去。

他們從來沒想過要道歉。

因為他們知道,這么多年的洗腦,依然會有很多中國人一邊抱怨奢侈品不尊重自己、一邊上趕著掏錢。

D&G就是這么想的。

2018年,D&G出了一系列明顯帶有歧視中國意味的廣告。

其中一個場景是讓一個瞇著眼的女孩,笨拙的用筷子夾披薩,并配上文案:“用小棍子形狀的餐具,來吃意大利偉大的傳統(tǒng)瑪格麗特披薩?!?/p>

放進嘴里,一滴奶酪也不要滴下來?!?/p>

“對你們來說,還是太大了嗎?”

有網(wǎng)友去和D&G設(shè)計師嘉班納理論的時候,這位設(shè)計師豪橫的說:中國就是個粑粑。但是他們之前在微博上,用的可是#DGLovesChina#的標簽。

隨后D&G的中國代言人相繼解約、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各大電商平臺下架所有與D&G品牌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意識到事態(tài)嚴重性的D&G官方才出來辯解(注意不是道歉),稱設(shè)計師賬號被盜。

這還不算完。

緊接著他們把曝光了嘉班納對話的人挖了出來,索賠400萬歐元。甚至還號召意大利人抵制中國制造。

可是,有些中國人是怎么對待侮辱了自己的D&G呢?

彭博社報道稱,D&G首席執(zhí)行官Alfonso Dolce表示2021年的銷售額,比2020年漲了20%。

門店大面積關(guān)門、相關(guān)產(chǎn)品被全網(wǎng)下架,銷量還能反彈?也就是說,有一些中國人,還在悄悄地支持這個侮辱了自己后,寧愿花錢公關(guān)也拒不真誠道歉的品牌。

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

NBA辱華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中國賽現(xiàn)場幾乎座無虛席;新疆棉事件,虎撲上甚至很多用戶稱只要耐克阿迪打折,就要買斷貨。

今年京東618,耐克廣告涉嫌內(nèi)涵國人。雖經(jīng)網(wǎng)友指出后,耐克道歉,京東撤下海報。但,這個海報為什么能夠上架呢,況且還是618這個沖業(yè)績的重要節(jié)點?

在奢侈品的高層眼中,為他們花費了大把鈔票的中國消費者,就是單純的“人傻、錢多”,這羊毛,不薅簡直沒道理。

尾聲

新華網(wǎng)曾起底奢侈品包的成本,2萬元LV包,價格是低配版iPhone 13的3倍多,成本卻不到后者的1/6。

知乎上有奢侈品銷售表示,倉庫里的奢侈品產(chǎn)品堆在一起,他們?nèi)フ覗|西時候隨手亂扔亂翻,和淘夜市地攤區(qū)別不大。

所以,說白了奢侈品只是一個氪金游戲中的高級道具而已。

你消費的越貴,你的道具越高級,你會覺得自己的level越高。

然而不論你是買了一墻的愛馬仕包,還是只買了一個YSL口紅,你永遠都換不來奢侈品對你的尊敬。

他們甚至連假裝“顧客是上帝”都懶得做。

奢侈品從來不討好中國人。他們討好的,只是中國人的的銀行卡余額、花唄賬單、和信用卡欠款。

他們向你編制一個個美好的故事,讓你以為擁有一個奢侈品,是對自己最大的獎賞。然后就可以不斷吸食你的血液。

你還要供養(yǎng)他們多久?

相關(guān)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