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15:10:09 來源 : 紅星新聞
近日,身患癌癥的蔚來汽車(NIO.US)車主戚女士在蔚來APP社區(qū)發(fā)帖求助,募集醫(yī)療費。截至目前,共有2000多名蔚來車主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有車主爆料稱,戚女士有車有房,認為這是一個“病是真的,走投無路是假的”的故事。此外,戚女士曾申請水滴籌,但很快被下架,車主們也希望知曉下架的原因。
11月2日,戚女士回復了車主們關心的問題,確認自己名下有一臺蔚來ES8,一套位于上海嘉定的49平米的LOFT,一套正在打官司被凍結的蘇州房產;她作為被邀請的嘉賓,經常參與蔚來社區(qū)活動,并無多少花費;水滴籌下架是因為已經在蔚來平臺募捐;信托配捐目前還沒有正式申請。
水滴籌在接受紅星資本局采訪時表示,終止該籌款項目的原因,是了解到患者家庭經濟條件可以支撐后續(xù)治療,希望患者能夠充分自救后再通過籌款平臺向社會求助。蔚來用戶信托理事劉先生表示,目前還未收到配捐的正式申請。
有社會慈善界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個人為解決自己或家庭困難發(fā)布求助信息不屬于慈善募捐。個人求助沒有門檻,更應該關注的是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完整性,保障捐款人的知情權。當然如果刻意隱瞞經濟狀況,或者通過虛構事實、夸大病情等方式欺騙、誘導捐款,就有詐捐嫌疑。
患癌車主向車友求助
蔚來用戶信托可1:1配捐
根據戚女士在蔚來APP社區(qū)發(fā)布的帖文,她現年44歲,2018年與蔚來汽車結緣,經常活躍在蔚來社區(qū),是2019、2020、2021車主志愿者。2020年2月,她被確診為乳腺癌骨轉移,每個月需要近3萬元的靶向藥,治療幾乎花光了家庭積蓄。病愈后她積極參加蔚來線下的車友會。
2021年10月,癌癥轉移至肝臟,這恰恰不包含在她的重病保險內。目前,她已把孩子送到了新加坡的前夫處,由前夫負擔教育和照顧。
戚女士的募捐貼 截圖自蔚來APP
10月底,戚女士在蔚來APP社區(qū)向車友募捐,100元起捐。截至目前,共有2000多名車友伸出了援助之手。按照每名車友捐贈100元計算,她至少從蔚來社區(qū)募資超2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戚女士表示,選擇在蔚來社區(qū)募捐的原因之一,是蔚來用戶信托的配捐政策。
今年4月30日,蔚來用戶信托理事會發(fā)布《傳遞社區(qū)溫暖,助力共同成長》公示,在車主關懷部分提到:如果蔚來車主及其配偶、直系親屬遇到意外性困難,蔚友或社群發(fā)現并發(fā)起捐助后,信托將根據大家捐贈的金額進行1:1配捐,上限50萬元/筆。配捐金額以社區(qū)中蔚來用戶及車友會實際捐助為準,用戶在社區(qū)外其他平臺募集的捐款不予配捐。試行時間為2021年5月1日至12月31日。
保守估計,按照20萬元的募資金額計算,戚女士還能通過蔚來用戶信托獲得20萬元的配捐,合計將從蔚來平臺獲得40萬元的捐款。
目前,戚女士已關閉了捐款通道。她表示,接下來會將每一步的治療及花費公示在蔚來APP上。如果康復后有剩余錢款,將用于社區(qū)的援助和公益;如果撒手人寰,剩余款項將留在社區(qū)。
被曝有車有房、被水滴籌下架
當事人一一回應
然而,很快有車主爆料稱,戚女士有車有房、天天旅游、紅酒晚會、高爾夫球會,認為這是一個“病是真的,走投無路是假的”的故事。有車主質疑,戚女士籌捐的目的到底是看病,還是不想因為生病拉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希望她公開真實的財務狀況。此外,戚女士曾申請水滴籌,但很快被下架,車主們也希望知曉下架的原因。
11月2日,戚女士一一回復了車主們關心的問題。對于有車有房,戚女士表示,確認自己名下有一臺蔚來ES8,但由于看病代步需要,想暫時持有;她名下還有一套位于上海嘉定的49平米的LOFT,性質是商住,目前上海管控商住產權,出售不易;此外,她還有一套位于蘇州的房產,由于不具備購房資格,政府凍結這套住宅不能買賣,正與開發(fā)商打官司。
對于參加活動的問題,她表示,之前參加的社區(qū)活動,大多是作為參與組織者,是被邀請的嘉賓,并無多少花費。對于信托配捐,戚女士表示,因為剛剛結束車友募捐,目前還沒有正式走申請配捐的流程。
蔚來用戶信托理事劉先生表示,一直在跟進戚女士的病情及治療進展。車友募捐于10月31日結束,目前還未收到配捐的正式申請,但已與戚女士的親朋相約近期線下溝通并發(fā)起申請。收到申請后,理事會將進行審核。若最終申請通過,配捐款項將??顚S?,將通過醫(yī)療費用結款單據(醫(yī)保、保險以外的部分)實報實銷。
戚女士還通過水滴籌平臺發(fā)起了籌款,不過很快被平臺終止。對此,她解釋稱,水滴籌下架是因為已經在蔚來平臺募捐。“申請水滴籌是我為了證明自己的情況經得起第三方平臺的審核評估?!?/p>
不過,水滴籌方面告訴紅星資本局,“我們了解到患者家庭經濟條件可以支撐后續(xù)治療,希望患者能夠充分自救后再通過籌款平臺向社會求助,因此在與患者充分溝通并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終止了該籌款項目?!?/strong>
有車有房,可以募捐治病嗎?
專家:個人求助沒門檻,捐款純屬自愿
有車有房,還能募捐嗎?類似的籌款事件在近幾年引發(fā)了廣泛爭議。
2019年4月,德云社相聲演員吳鶴臣突發(fā)疾病,家人通過水滴籌發(fā)起百萬眾籌。然而他家里在北京有兩套房、一輛車。水滴籌當時表示,審核信息沒有界定有車有房就完全不能發(fā)起籌款,但前提是要按照平臺的規(guī)定去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平臺沒有資格去審核發(fā)起人的車產和房產,只能要求發(fā)起人公開說明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去做公示。
今年8月,廣東順德一燒傷家庭通過某網絡公益平臺籌集了400萬元善款,后被曝有車有房有產業(yè)。
什么標準下的人才能發(fā)起求助?有車有房,可以募捐治病嗎?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曾表示,“再富的人都有一時的急難”。他指出,公眾對受助人一般有特別慘、特別無助的想象,但現在許多社會問題是“從貧向困轉化”。特別是短期內需要大量資金治病,即便有車有房也可能拿不出來。他呼吁公眾要轉變觀念,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有社會慈善界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這反映了個人求助背后的倫理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規(guī)定,個人為解決自己或家庭困難發(fā)布求助信息不屬于慈善募捐,真實性由個人負責,不屬于慈善法調整范圍。民政部也發(fā)布規(guī)范,強調網絡求助不屬于慈善募捐。
因此,在朋友圈、網絡社區(qū)發(fā)布求助信息,捐款只是個人贈與。目前各網絡募捐平臺上的項目以個人救助居多。
上述人士指出,貧困是相對的。中等收入人群發(fā)起個人求助,就是希望不要落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不應該要求必須賣車賣房、逼到絕路才能求助。“個人求助本質上是通過熟人社會路徑求助,捐款純屬自愿?!?/strong>
“個人求助沒有門檻,更應該關注的是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完整性,保障捐款人的知情權。當然如果刻意隱瞞經濟狀況,或者通過虛構事實、夸大病情等方式欺騙、誘導捐款,就有詐捐嫌疑?!?/p>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責編 任志江 編輯 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