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09:10:33 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化肥與糧食價格創(chuàng)新高 全球食品通脹恐進一步加?。?
從美國的漢堡到英國的炸雞,食品通脹問題正席卷全球。
更值得擔憂的是,最基本的糧食價格也在狂飆。由于主要進口國搶購,芝加哥市場小麥期貨連創(chuàng)新高,美國東部時間11月1日升至每蒲式耳8美元上方,創(chuàng)下逾八年以來的高位。
“物價的持續(xù)上漲就像一個痛苦的倍增器,使數百萬人更深地陷入饑餓和絕望中。對于數百萬掙扎度日的貧困家庭而言,哪怕一頓最基本的飯菜也正變得難以負擔?!笔澜缂Z食計劃署西非地區(qū)主任Chris Nikoi感嘆。
食品通脹因何而起?
目前全球愈演愈烈的食品通脹和一系列因素息息相關。首先是極端天氣,今年幾個主要出口國的收成均受到惡劣天氣影響,美國、俄羅斯、巴西、加拿大等國紛紛中招。與此同時,糧食需求卻在激增,買家在全球追逐著有限的供應,后果便是糧食庫存大幅減少。在美國農業(yè)部的月度供需報告中,玉米、小麥和大豆的2021年期末庫存都創(chuàng)下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此外,近期能源危機引發(fā)的化肥價格飆漲也進一步推高了農民的種植成本,綠色市場北美肥料價格指數(Green Markets North America Fertilizer Price Index)已經突破1000,超過了2008年創(chuàng)下的前歷史峰值。
全球最大化肥公司——加拿大Nutrien在11月1日的聲明中稱,在創(chuàng)紀錄需求和農作物強勁利潤的推動下,所有主要市場的鉀肥價格都在繼續(xù)上漲,因預計強勁的農作物價格將支撐化肥支出,Nutrien上調了全年業(yè)績預期。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濃縮磷肥生產商美盛(Mosaic)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預計(化肥)價格上漲勢頭將持續(xù)”。由于公司今年四季度90%的銷量已經被預售,部分客戶甚至進一步要求預付2022年二季度的款項。
聯合國糧農組織高級經濟學家Abdolreza Abbassian表示,最近能源成本的飆升正推高化肥等農業(yè)投入的成本,這可能會導致作物價格上漲或供應減少,并令溫室蔬菜的種植蒙上陰影。Abbassian指出,對于已經在為明年收成種植的種植者來說,這讓情況變得更加復雜。
除了供不應求和化肥飆漲,更高的貨運成本和其他供應鏈問題也在加劇食品價格壓力。澳大利亞國民銀行駐墨爾本的農業(yè)經濟學家Phin Ziebell表示,“貨運成本已成為一個真正的挑戰(zhàn),尤其是這發(fā)生在糧食價格大幅上漲之時。多年來,買家一直享受著低廉的糧食和運費價格,而我認為如今的高貨運成本不會馬上結束。”
帶來全球性沖擊
如今食品價格飆升已經成為全球性現象。聯合國糧農組織10月發(fā)布的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及谷物供需簡報數據顯示,隨著谷物和植物油價格上漲的推動,9月全球糧食價格連續(xù)第二個月走高,并再度刷新了十年來的最高水平。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9月漲至130點左右,是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比大漲了32.8%。
在美國,企業(yè)成本的增加正在被轉嫁給消費者,例如麥當勞上周就明確表示,正在提高菜單價格來跟上迅速增長的成本。自第二季度以來,麥當勞的美國餐廳的平均工資一直在上漲, 平均漲幅已超過15%。此外,麥當勞還面臨著紙張、食品和其他供應品成本的增加。
一位加州美籍華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受到漲價沖擊的領域已經遠遠不止能源和二手車,如今不管是西餐館和中餐館都在明顯漲價。而且在家做飯的成本也在飆升,牛肉、番茄醬等不可或缺的食材價格都在漲,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比以前貴了很多?!?/p>
英國最大雞肉生產商2 Sisters Group也表示,英國20年來的廉價食品盛宴即將結束,由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飆升,食品價格通脹可能達到兩位數?!坝靡恢?英鎊(4美元)的雞就能養(yǎng)活一家四口的日子即將結束?!?/p>
對于富裕國家的民眾而言,食品價格上漲之際節(jié)儉一些便可以解決問題,但貧窮地區(qū)的民眾可能面臨生死考驗,由于他們將收入的很大部分用于購買食品,因此很難承受價格上漲,而他們的政府幾乎不能提供安全保障。食品價格飆升正加深新冠疫情在發(fā)展中國家造成的痛苦,致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口挨餓,并引發(fā)了可能導致更多政治動蕩和移民的社會問題。
德意志銀行首席分析師吉米·里德(Jim Reid)警告稱,新興市場更容易受到糧食價格上漲的影響,因為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新興市場消費者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要大得多。
在蘇丹,食品價格持續(xù)上漲引發(fā)了致人喪生的街頭抗議活動,之后該國不得不在幾個城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饑荒預警系統(tǒng)網絡(Famine Early Warning Systems Network)數據顯示,盡管收成增加,但由于本幣走軟和運輸成本提高,蘇丹今年的小麥價格已上漲近兩倍。
在哥倫比亞,新冠疫情影響疊加下的生活困境引發(fā)了民眾怒火,導致了抗議活動的興起,示威者封鎖了公路,攔阻雞蛋等食品的運輸,導致食品價格進一步上漲。
洪都拉斯和危地馬拉等國家的饑荒也正在加劇。據一份由聯合國發(fā)起的調研報告,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年初危地馬拉面臨嚴重糧食不足問題的人數猛增了20%,洪都拉斯更是增加了兩倍。
從全球視角來看,世界糧食計劃署今年早些時候表示,在該機構開展業(yè)務的79個國家中,有2.7億人處在急性營養(yǎng)不良或更嚴重的情況,人數較2019年增加一倍。
“這次的獨特之處在于,價格在上漲,而同時人們的收入卻大幅減少了。價格上漲而又沒有購買力,這是最要命的?!甭摵蠂澜缂Z食計劃署首席經濟學家Arif Husain坦言。
未來還會加劇嗎?
對于未來幾個月而言,食品通脹的形勢仍不樂觀,除了目前已經存在的化肥飆升、供應鏈等問題,接下來全球還要經歷拉尼娜考驗。
美國氣候預測中心在10月表示,拉尼娜即將到來并且可能至少持續(xù)到2月。而拉尼娜的到來則會對全球農作物市場產生極大的影響,“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的不利局面可能會讓全球糧食價格繼續(xù)走高。
中金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天氣因素擾動或將加劇相關農產品價格波動。2000年后,北半球冬季共發(fā)生6次拉尼娜氣候,CBOT大豆價格在拉尼娜冬季(當年11月-次年2月)有5次發(fā)生上漲,平均價格上漲18.2%(20年同期平均漲幅為8.2%);CBOT小麥價格有6次發(fā)生上漲,平均價格上漲16.3%(20年同期平均漲幅為8.2%)。
此外,化肥價格飆升的影響具有滯后效應,全球糧食減產的影響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歐洲最大的天然氣和化肥公司之一雅拉在10月底表示,歐洲飛漲的燃料和天然氣價格可能會導致全球農業(yè)產量驟降,全球范圍內部分國家可能陷入糧食危機。
不過,從更長期的角度來看,食品價格可能不會成為大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經合組織(OECD)今年7月聯合發(fā)布的《2021-2030年農業(yè)展望》顯示,未來幾年,隨著需求增長放緩和產量回升,飆升的全球食品價格料將回落。具體來看,未來10年農產品需求預計每年將增長1.2%,而過去10年為2.2%;與此同時,由于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在基礎設施和研究方面進行了投資,以及資源的更有效配置,產出可能會增加1.4%。
“基本面并沒有告訴我們,我們將進入大宗商品價格的超級周期?!奔Z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Maximo Torero在介紹糧農組織/經合組織《2021-2030年農業(yè)展望》時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