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6 18:11:12 來源 : 田柳 Talk
近日,美國財長耶倫又發(fā)出了警告。自從美國債務出現問題以來,她已經發(fā)出了多次警告,每次都會呼吁美國兩黨盡快統同意提高債務上限。
在耶倫的每次警告中,都會提到6月1日這個時間節(jié)點,因為這是美國政府極有可能出現債務違約的最早日期。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美國經濟在全球的信譽將迎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相關資料圖)
同時,美國在全球的地位,及其經濟實力等,也有可能遭到其盟友乃至全球的質疑。美元在全球貨幣中的領導地位也將產生動搖。
美國財長 耶倫
并且,考慮到距債務違約事件已經不到兩周,耶倫還明確指出,如果在臨近違約時才提高上限,也會對美國的信用評級造成負面影響。
毫不夸張地說,此次的債務危機對于美國而言,幾乎等同于一場“金融災難”。并且,在美國黨爭激烈,兩黨都不愿意在該問題上讓步的前提下,耶倫所警告的,極有可能成為現實。
而美國方面,除了正在進行的談判,以及備選方案“白金硬幣”外,也在積極地向外界求援。其中,中國就是美國求援的主要對象之一。
目前為止,美國已經多次呼吁,想要與中國展開經濟領域的對話,但無一利為,均遭到了中方的“冷處理”,即便進行了高層對話,也并未達成任何共識。
美國總統 拜登
這些都說明了,美國想要尋求與中國進行合作交流,來緩解自身的經濟壓力的算盤,可能要落空了。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沒有拿出充分誠意的情況下,中國不僅是冷淡了來自美國的交流請求,近日,更是取消了與美國的幾筆大單。
據《觀察者網》援引美媒報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國買家已經取消了總計83.2萬噸的美國玉米訂單,并且這一“退單潮”可能還會持續(xù)。
報道指出,原本中國買家此前與美國簽署了不少的玉米訂單,并且也在3月至4月期間,從美國購買了400噸左右的玉米。但由于今年巴西玉米歷史性的大豐收,其價格迅速下降,使得中國買家更加青睞于購買巴西的玉米。
所以,中國買家才接連取消與美國的訂單,轉而把目光看向巴西。根據美國農業(yè)風險回避券商首席的分析,或許美國在一開始都不應該得到那么多的中國訂單。
美國玉米
他認為,中國買家之所以與美國簽署大量訂單,目的是預防巴西玉米歉收,但隨著今年巴西玉米的大豐收,中國買家自然也就沒有必要繼續(xù)購買價格更貴的美國玉米。
也就是說,中國買家此次放棄與美國的訂單,轉向購買巴西玉米,是可能存在違約的情況的,但根據當前美國與巴西的玉米價格來看,把訂單轉移給巴西,其實獲利更多。
當前美國玉米的價格約在230美元/噸,而巴西方面的價格一度低至199美元/噸。巨大的差價能夠保證中國買家在取消美國訂單的情況下,也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并且,根據中巴此前已經簽訂的協議,此次玉米的交易,極有可能是本幣結算。
而這帶來的直接影響,不僅是美國玉米訂單的縮水,更是中巴在農業(yè)領域合作進一步升溫的具象體現,更是本季度美國玉米競爭力降低的事實反映。
巴西總統 盧拉
說白了,此次中國買家在巴西玉米大豐收后,紛紛取消與美國的訂單,轉向巴西,主要的驅動因素,自然是中國買家自身的利益。
但帶來的影響,卻是不可小覷的。從巴西的角度來看,在玉米價格不斷下降的當下,大量中國訂單的涌來,是能夠迅速為巴西玉米提供合適的銷路。
并且,在美國長期位列全球第一大玉米供應國的背景下,巴西玉米的突出表現,也讓中國買家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避免玉米領域的決定權,長期被美國牢牢把控。
另外,于美國而言,此次中國訂單的取消,雖然不至于讓其受到重挫,但此次的“退單潮”,卻反映出了,在今后,中國買家對美國玉米的依賴性可能會趨于降低。
中美關系
總而言之,這次中國買家的大動作,對美國來說,肯定不是個好消息。一方面,訂單沒了,經濟收益自然也就下降了。另一方面,在中美關系僵化的當下,中國買家選擇的多元化將會直接影響其對美國商家的熱情。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此次中美商家合作的降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也反映出了中美合作的總體降溫
這對于目前正面臨違債危機的美國來說,可能是一個“雪上加霜”的壞消息。不過,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美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