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11:03:02 來源 : 金臺資訊
8月27日下午,在上海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舒怡的領讀下,一場共讀認知癥主題書籍《給媽媽當媽媽》的暖心讀書會在長寧區(qū)少年兒童圖書館徐徐展開,讓參與活動的認知癥家屬有了一方聆聽、傾訴、分享的小天地。
(相關資料圖)
“拉著我的手的媽媽,其實就是一個害怕失去媽媽的孩子,她要使出吃奶的勁兒,不讓我這個‘替代媽媽’離開啊!我知道,她想拉住的,不僅僅是我的手,也是和這個世界的關系……”
《給媽媽當媽媽》的作者陸曉婭是一名作家、插畫家,也是一名認知癥家屬。
書中有35篇陪伴手記,作者記錄了她的母親從初現(xiàn)認知癥癥狀到離世的生命歷程,以及她身為至親的整個陪伴過程。
面對罹患認知癥逐漸失去感知力的母親,作者憑借自身專業(yè)的心理學知識,通過理解、接納、親近、呵護與愛,去延緩病魔對母親的傷害,重建母女間身與心的溝通,修復母女間曾存在的隔閡。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女兒與母親的角色已互換,重新詮釋“愛”的生命紀實。
為何選擇這本書?活動的主辦方上海盡美長者服務中心“照護茶館”認知癥家屬俱樂部的工作人員表示,《給媽媽當媽媽》是認知癥家屬十分喜歡的一本書,這本書里的內容是他們感同身受的。
“在媽媽漸漸衰老,還沒有患上認知癥的時候(或者已經患了但我們還沒有察覺),我就常常想在過馬路、上臺階的時候拉她一把,但通常她都會甩開我的手,好像那是對她的不信任。她從未主動地挽過我的手,更別提‘勾肩搭背’這種親密的行為。而我和我的女兒卻一直很親密,她二十幾歲了,出門時仍然會和我手拉著手……”
“愛心嘉賓”舒怡用細膩、舒緩的聲音朗讀書中的片段,帶著現(xiàn)場嘉賓感受文字的溫度。
認真聆聽、敞開心扉、悉心分享……不論是主持人還是與會嘉賓,大家彼此寬慰、相互溫暖。一位嘉賓用音頻的方式推薦了書中的精彩片段,引發(fā)大家的熱烈反響。
一位嘉賓表示,她的媽媽患有認知癥近10年了,在日常照護中,她一直給自己的媽媽當“媽媽”,和媽媽的關系越來越好了。
作為全市首個實現(xiàn)認知癥友好社區(qū)全覆蓋的先行區(qū),長寧區(qū)持續(xù)推進認知癥友好城區(qū)“小藍花”行動 。通過打造全市首個“小藍花市民中心”,建立“小藍花友好街區(qū)”,完善涵蓋全區(qū)的“1+10+X”認知癥服務體系,為居民群眾、認知癥家庭以及養(yǎng)老等相關行業(yè)提供全方位的社區(qū)支持和賦能。
此次認知癥家屬暖心讀書會活動正是長寧區(qū)老年認知障礙友好城區(qū)建設“小藍花”系列行動中“家屬賦能支持”的落地活動。
據(jù)介紹,“照護茶館”是上海盡美長者服務中心支持認知癥家屬自發(fā)成立的互助社群和活動品牌,旨在打造一個“家”一般溫暖放松的地方。
(來源:上海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