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8:07:21 來源 : 紅五百科
足癬病
(資料圖)
足癬俗稱“腳氣”,是一種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這種真菌最喜歡在25-37度左右、中等濕度、中性酸堿的環(huán)境中生存,因此夏季就是它們理想的生存環(huán)境,加上很多人平日不注重足部衛(wèi)生就非常容易得足癬病。其次,足癬病有非常強的傳染性,可以在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傳播,因此只要密切接觸病原菌而被感染。目前藥物是治療足癬病的一線方案,但由于不同類型的足癬病的治療方案并不相同,因此許多人并不清楚如何合理用藥,結果導致足癬經(jīng)常復發(fā),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足癬病的藥物治療方案。
足癬病
足癬病的臨床表現(xiàn)多為趾間紅斑、脫屑、皸裂和浸漬,伴瘙癢,嚴重時可見糜爛和潰瘍。根據(jù)皮損形態(tài)的不同臨床上可分為水皰型、間擦糜爛型和鱗屑角化型,但臨床上往往幾種類型可以同時存在。
①水皰型
水皰型
好發(fā)于足緣、足底部,自覺奇癢,初起以小水皰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皰壁厚,內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出現(xiàn)脫屑,奇癢無比,重度時可以見足底、足緣的水泡連成一片,有些形成了大水泡,甚至出現(xiàn)皰液化膿。
②間擦糜爛型
間擦糜爛型
以4-5和3-4趾趾間最為常見,多見于足部多汗、經(jīng)常浸水或長期穿不透氣鞋的人,臨床表現(xiàn)為趾間糜爛、浸漬發(fā)白,除去浸漬發(fā)白的上皮可見其下紅色糜爛面,可有少許滲液?;颊唣W明顯,局部容易繼發(fā)細菌感染,可導致下肢丹毒或蜂窩織炎。
③鱗屑角化型
鱗屑角化型
足底、足緣、足跟部皮膚角質增厚粗糙、脫屑(成片戒小點狀)輕度表現(xiàn):足跟、足緣、足底角質增厚粗糙、脫屑屑屬輕度鱗屑角化。重度表現(xiàn):足底、腳后跟、足緣等全足嚴重皸裂有血口子,滲血者屬重度鱗屑角化。
足癬病的治療目標是清除病原菌,快速解除癥狀,防止復發(fā),外用藥、口服藥或二者聯(lián)合均可用于治療足癬病,但在治療時需要考慮足癬的類型、嚴重程度、合并疾病等關鍵因素。
①水皰型足癬
咪康唑霜劑
水皰型多選用無刺激的溶液或乳膏進行外擦,常規(guī)治療可外擦復方苯甲酸酊、十一烯酸軟膏,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或應用1%特比萘芬霜劑、咪康唑霜劑,外用涂擦,每日1-2次,連續(xù)治療4周。
②間擦糜爛型足癬
水楊酸溶液
間擦糜爛型可先用溫和的糊劑或粉劑使局部收斂干燥后,再用乳膏等其他劑型,此型保持局部干燥非常重要,因此在外用藥時要盡量保持干燥,注意保護創(chuàng)面,絕對不要用水洗或使用肥皂,不要搔抓。用藥方面可以用0.1%依沙吖啶液或3%硼酸液浸泡后,涂敷含有5%水楊酸或5%~10%硫黃的粉劑,也可應用足癬粉、足光粉局部涂敷,每日1次,連續(xù)15天。在滲出不明顯時,可以外用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聯(lián)苯芐唑等抗真菌藥物。
③鱗屑角化型足癬
復方苯甲酸軟膏
鱗屑角化型足癬單純使用外用膏藥的效果往往不佳,一般是采用口服加外用抗真菌藥物聯(lián)合治療。外用藥一般可選用復方苯甲酸軟膏、克霉唑軟膏、水楊酸軟膏等,外用涂擦,每日2-3次,連續(xù)4周。口服藥可選擇伊曲康唑200mg/次或者特比萘芬250mg/次,口服,每日1次,治療時間為4周。
抗真菌藥物的使用一定要非常小心,因為許多抗真菌藥物有不同程度的藥物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抗真菌治療時如果發(fā)生相關的不良反應一定要及時向醫(yī)師反應。
①咪康唑
咪康唑
咪康唑外用可引起皮膚刺激性,出現(xiàn)皮疹、紅斑等,并且如果濃度過高容易侵蝕皮膚,因此臨床上應使用咪康唑洗劑,若用乳膏涂少量后應擦勻,以免發(fā)生浸泡作用。
②克霉唑
克霉唑
可發(fā)生過敏及刺激癥狀,可引起局部皮膚過敏,同時也有可能引發(fā)胃腸道不良反應。
③聯(lián)苯芐唑
聯(lián)苯芐唑
可出現(xiàn)局部過敏癥狀,如瘙癢、灼熱感、紅斑;極少數(shù)人出現(xiàn)灼痛、脫皮等。每日使用一次,但最好在晚上休息前使用。
④環(huán)吡酮胺
環(huán)吡酮胺
偶見局部刺激癥狀,偶可發(fā)生接觸性皮炎,對眼睛和其他黏膜具有腐蝕性,若用藥部位有燒灼感、紅腫等情況應停藥,并將局部藥物洗凈,必要時向醫(yī)師咨詢。
①癥狀消失后也一定要延長藥物治療時間
足癬病的致病真菌往往會存活在皮膚鱗屑或貼身衣物中,遇到潮暖環(huán)境,又會大量繁殖,導致足癬病復發(fā),因此即使癥狀消失后,仍要堅持用藥1-2周,從而達到徹底根除真菌的目的。
②千萬不要濫用激素類藥物
不要濫用激素類藥物
足癬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激素類藥物雖然可以緩解病情,但由于抑制了免疫作用,反而促進了真菌繁殖,加重病情。因此《指南》建議針對某些皮損炎癥反應劇烈、瘙癢嚴重的患者,建議將抗真菌藥與激素藥局部聯(lián)合用藥,絕對不能單一使用激素,并且只要炎癥及瘙癢緩解后,必須立刻停止激素治療。因此足癬病的患者千萬不要擅自使用激素。
③外用藥物無效后,一定要聯(lián)合用藥
針對鱗屑角化型足癬、反復發(fā)作性足癬病等單純的外用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佳,而與局部治療相比,口服聯(lián)合外用藥的抗真菌治療具有療程短、用藥方便、不遺漏病灶、患者依從性較高、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適用于皮損泛發(fā)或受累面積大、鱗屑角化型、局部治療依從性差或療效欠佳的足癬患者。
④若合并有細菌感染,必須先抗菌
足癬繼發(fā)細菌感染時,應首先抗細菌治療,待細菌感染控制后再行抗真菌治療。當局部混合細菌感染時,診斷明確后可聯(lián)合使用抗細菌治療藥物。
⑤外用藥物期間減少使用肥皂
外用藥期間,對患部皮膚盡量不洗燙,少用或不用肥皂和堿性藥物,少洗澡,以使抗真菌藥在體表停留的時間延長,鞏固和提高療效。
⑥慎重使用角質剝脫劑
常用的角質剝脫劑,如水楊酸類制劑等,經(jīng)常被局部使用治療手癬、足癬,其作用機制是部分剝脫含有癬菌的表皮角質層,但臨床角質剝脫劑中具有很強的腐蝕性,應用中應注意把控剝脫劑的濃度和作用時間,勿用于皮膚明顯破損處,以免造成刺激癥狀。
足癬病的藥物治療是非常復雜且規(guī)范的,只有針對特定的分型進行對癥用藥,并且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根除足部的真菌。其次,足癬病的藥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臨床用藥時最好經(jīng)過專業(yè)的醫(yī)師進行指導,防止發(fā)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