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3 07:05:09 來源 : 校長派
全文長 40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5分鐘
(資料圖片)
來源 | Moneyasyougrow.org
翻譯 | 生活在溫哥華的華人媽媽
運營有公號“溫哥華媽媽日記”(mamacanada)
今天是初二,孩子們拿到了很多壓歲錢,心情肯定特別歡脫,但是對于家長來說,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擔心孩子不會安排,亂花錢,可直接代為保管吧,又怕毀了孩子的好心情。
今天就給您分享國外教育網站上的一份清單——“孩子應知的20個趣味經濟學常識”,不妨視為孩子處理壓歲錢的實用指南,20件小事情分別對應3-18歲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值得收藏。
3-5歲
第一件事:你需要用錢來買東西
活動:識別硬幣及其價值。和孩子討論怎樣看待及珍惜免費的東西,一起確定要花錢的項目,如冰淇淋,汽油,或衣服。
第二件事:你需要從工作中賺錢
活動:向你的孩子描述你的工作。與孩子路過你的街區(qū)或城鎮(zhèn)時,講解遇見的那些正在工作的人,如公交車司機,或警務人員。解釋說,有些人開創(chuàng)自己企業(yè),如服裝商店或餐館,這些人被稱為企業(yè)家。鼓勵孩子設想TA如何設立一個檸檬水站或賣餅子賺到錢。
第三件事: 你有時需要等待才可以買到你想要的東西
活動:當孩子正站在線上等待揮打球拍,或期待TA最喜愛的假期時,你要指出,有時我們必須等待我們想要的東西。
準備三個罐子和一個標簽。一個罐子名叫儲蓄,一個叫消費,一個叫共享。建議孩子把TA存的錢放在節(jié)約罐子里,這樣TA就可以攢夠錢買一個作為存錢獎賞的玩具。
第四件事:你想要的事物和你所需要的東西之間是有差別的
活動:當你外出購物時,列出必需品,如食品和衣物,并詢問孩子,指出可有可無的東西。談談你家如何決定買什么和不買什么。買餅干還是新鮮水果?飲料還是牛奶?哪樣更重要?
畫一個圓圈,分成若干部分,分別表示用于食品、租金或房費、衣服等,和“可有可無的東西”。這個分割的圓圈表明,我們只有一定額度的金錢可供花費。
6-10歲
第五件事:你的錢該怎么花,要自行做出選擇。
第六件事: 購買東西之前,貨比三家是個好習慣。
第七件事:將你的個人信息放到網上與人分享,很可能是代價高昂和危險的。
第八件事:把你的錢存進儲蓄賬戶里,既安全可靠,又能收到利息。
11-13歲
第九件事:你得到的每一塊錢,應該至少存下一毛錢。
第十件事: 在網上輸入個人信息,比如銀行賬戶和信用卡號,一定要防范風險,因為有可能會被其他人竊取。
第十一件事:你越早存錢,錢增值得越快,這是由于復利的緣故。
第十二件事: 使用信用卡就像是貸款。每個月如果你不全額支付賬單,你就需要付利息,因而最終要付的錢比你原來花的錢要多。
14-18歲
第十三件事:當準備選擇大學時,先比較每個學校的學費和開銷,看看哪一所學校適合你。
第十四件事:你應該避免用信用卡來買你用現(xiàn)金買不起的東西。
第十五件事:你的第一份工資單可能比你想象中的少,因為它要交稅。
第十六件事:把你的錢存儲和投資在Roth IRA (羅斯個人退休賬戶)是個不錯的選擇。
18歲以上
第十七件事:只有當你每個月都有錢付清債款時,才可以使用信用卡。
第十八件事:你需要醫(yī)療保險。
第十九件事:為了應急,你要存有至少3個月的生活開支。
第二十件事:投資時,要考慮風險和年度手續(xù)費。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往期精彩
?
?
來源丨少年商學院
編輯丨智庫君
版權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chuàng),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