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 10:14:49 來源 : 頂端新聞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有效成分不足,導致血糖的控制失調,同時也會影響人體的其他代謝過程。
為了控制血糖,許多糖尿病患者認為需要避免攝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尤其是肉類食品。
(相關資料圖)
但是,其實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一些技巧來享受美味的肉類食品,不僅可以獲得充足的蛋白質和營養(yǎng),還可以避免血糖飆升。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吃肉會對糖尿病造成影響的原因。原來,糖尿病人身體內沒有充足的胰島素能夠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換為能量,從而使血糖升高。
飲食中的肉類,尤其是紅肉和高脂肪肉類,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這些營養(yǎng)素會在體內消化、吸收、后代謝等過程中產(chǎn)生糖原,使血糖上升。
因此,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控制血糖,比如學會下面5個技巧。
1. 選擇瘦的肉類
肉類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但有些類型的肉類脂肪含量過高,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因此建議選擇瘦的肉類,如雞胸肉、去皮雞肉、火雞、瘦牛肉等等。
2. 控制食用量
肉類的蛋白質含量高,但其還包含其他營養(yǎng)物質,如脂肪和膽固醇,所以必須控制食用量。建議每餐食用肉類的分量不超過100克,即一只雞蛋大小。
3. 不要添加糖分
許多肉類加工制品和調味品中都含有糖分,而糖尿病患者不宜攝入過多的糖分。因此,在選購肉類制品的時候需要多加留意,盡量不要選擇添加了糖分的肉類制品。
4. 選擇低GI指數(shù)食品搭配肉類
將肉類和其它食品搭配食用,能降低GI值,減少血糖上升的幅度。例如,搭配糙米飯、全麥面包、根莖類蔬菜、豆類等低GI食品,可使血糖緩慢升高,且升高程度更低。
5. 調整時間和次數(shù)
不要把所有肉類都放在一餐的飲食中,不同時間點分開食用有助于血糖的平穩(wěn)。比如,在早餐中食用肉類,晚上避免食用肉類;或者一天中只食用肉類兩次等等。
除了選擇適當?shù)娜忸惡团腼兎绞酵?,還應該注意控制飯后的血糖水平。飯后1小時和飯后2小時的血糖值是非常重要的。
正常人的飯后血糖水平應該小于7.8mmol/L,而糖尿病患者的飯后血糖控制在這個數(shù)值以下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控制餐后血糖水平,應該按時進食和定時注射胰島素。
此外,在進餐時慢慢地吃,咀嚼充分;盡量避免吃高糖食物和高脂食物,最好選擇優(yōu)質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面包和蔬菜;控制碳水化合物的量,以每餐50g~60g為最佳;并且避免在晚餐后吃太多零食。
當然,除了吃肉上有諸多講究外,糖友們在飲食上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還有很多,只有更具體地了解到哪些食物宜吃,哪些食物不宜吃,才有利于控好血糖。同時,也要學會更多飲食調理控制血糖的方法,才有利于擺脫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困擾。
總之,糖友們只要從飲食上加以控制,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身體,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