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成人影院午夜男女爽爽爽,欧美 亚洲 中文 国产 综合

首頁 熱點 要聞 國內(nèi) 產(chǎn)業(yè) 財經(jīng) 滾動 理財 股票

叮咚!端午節(jié)看展攻略請查收

2023-06-21 23:00:53 來源 :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fù)長。”當(dāng)街頭巷尾被粽葉的綠色所充盈,粽葉若隱若無的香氣氤氳在仲夏的空氣中,絲線捆好的粽子被懸掛在展示臺上,商戶們吆喝著將包裝精美的禮盒介紹給顧客……這時,就會明白端午佳節(jié)已經(jīng)悄然而至了。

作為有著極其深遠歷史淵源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特色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jié),背后更是品味厚重的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在端午假期之中,倘若想要更深一度親近傳統(tǒng)文化,那去各大博物館打卡觀展,給這個端午假期增添點文化味道,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距今8000余年前的“賈湖刻符龜甲”,到展示了蓮花垂露景象的蓮池收獲弋射畫像磚,還有來自三星堆遺址考古新一輪發(fā)掘出土的銅扭身跪坐人像……當(dāng)下,走進位于成都的幾所博物館中,就能發(fā)現(xiàn)不少重磅大展正在進行。不僅有引發(fā)排隊熱潮的“漢字中國”展覽,也有帶觀眾邂逅清蓮荷韻的“盛世蓮開”特展,更有 史上最大規(guī)模西南青銅器展的“吉金萬里”??赐赀@份觀展指南,整個端午假期覺得不會感到無聊!

開啟漢字穿越之旅

220件重磅文物訴說“源遠流長”

“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展覽

說到當(dāng)下最火的展覽,那正在成都博物館與觀眾見面的“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自然名列其中。短短一周預(yù)約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10萬,其中80%以上為年輕觀眾,省內(nèi)外游客的比例更高達1:1。同時在社交平臺上,隨處可見的該展的排隊盛況,不少觀眾等待1個多小時,只為了一睹歷朝歷代書法名家的真跡。

說到展覽中的“頂流”,那自然要數(shù)那一件“趙孟頫臨蘭亭序”了,這件展品前一眼望不到頭的排隊隊伍,足見其的超高人氣。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將220件重磅文物精品匯聚展廳。其中,一級文物70件,珍貴文物90%以上,還有很多珍貴的文物等待觀眾的打卡。

譬如,當(dāng)觀眾踏入“漢字中國”的序廳里,映入眼簾的就是距今8000余年前的“賈湖刻符龜甲”,這是已知最古老的漢字源頭,上面銘刻著國內(nèi)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刻畫符號。此外,來自寶雞周原博物院的史墻盤亮相第一單元,此文物為國家一級文物,更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境文物。能看到,史墻盤的盤形巨大,底部鑄有銘文284字,鑄于西周共王時期,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墻的人為紀(jì)念其先祖而做。

辛棄疾行楷書《去國帖》 宋(960-1279年) 故宮博物院藏

同時,辛棄疾的唯一真跡《去國帖》、米芾《方圓庵記》宋拓本、黃庭堅楷書《狄梁公碑冊》明拓本、明代祝允明草書《岳陽樓記》、趙孟頫章草書《急就章冊》……這些歷代名家書法真跡和拓本,都是不容錯過的。

邂逅夏日的一縷清涼

在川博新展感受清蓮荷韻

“盛世蓮開——中國文化中的蓮荷意象特展”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對國人而言,蓮花并不陌生,在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中,蓮文化的存在也為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增添了一縷幽香。想要在仲夏尋覓一抹清涼,那走進四川博物院,在重磅展覽“盛世蓮開——中國文化中的蓮荷意象特展”中,就能夠邂逅全國44家文博單位的218件蓮荷精品文物了。

蓋頂有蓮花瓣,來自春秋時期的卣簋;戰(zhàn)國中期的背帶紋方壺,銅壺為蓮花蓋;展示了蓮花垂露景象的蓮池收獲弋射畫像磚;吸杯通體以模子壓成蓮花形的粉彩蓮花吸杯……細細觀看這些造型精美,技藝高超的蓮荷文物,足以讓人挪不開眼球,流“蓮”忘返了。

宋蓮花寶子香爐 南京市博物館總館藏

有趣的是,現(xiàn)場還有一件“活著”的蓮花文物,那就是——海幢寺古蓮。據(jù)介紹,2016年冬,在河南開封城區(qū)的北部地下的20余米處,出土了許多宋金時期的瓷器碎片,并伴出了一些沉睡千年的古蓮子。研究人員利用這些古蓮子,培育了19盆古蓮。經(jīng)過精心栽培,古蓮終于在2018年夏,綻放出第一朵宋蓮。同年冬,人們又培植了60盆古蓮,供奉于廣州海幢寺。而展覽中,古蓮也來到了現(xiàn)場,翠綠的蓮葉讓展廳更添生機勃勃。

青銅盛宴來襲

感受西南地區(qū)的“吉金”之美

紡織場面貯貝器

漫步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陳列館負一樓的臨展廳,從這些造型獨特,又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青銅器旁走過,似乎穿越了時空的隔閡,聆聽到了古老的文明回響。當(dāng)眼光從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中拂過,再細看出土文物的遺址時,觀眾更會感到驚訝,因為在不知不覺,已經(jīng)跟隨文物“打卡”了近百處考古遺址。

“吉金萬里——中國西南地區(qū)青銅文明展”現(xiàn)場

目前,“吉金萬里——中國西南地區(qū)青銅文明展”正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啟中。展覽集結(jié)了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廣西5省區(qū)市32家文博單位的精品文物294件/套,以先秦至秦漢時期的青銅器為代表,涉及考古遺址近百處,講述中國西南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故事,實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發(fā)展演變格局。

鹽源老龍頭遺址的青銅馬車,中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最早的三輪馬車實物模型之一;來自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銅時代遺址的“益州太守章”“建伶令印”和“滇池長印”封泥,實證了西漢政府對云南地區(qū)實施有效治理;器型獨特的卷尖人面紋銅彎刀和銅指護,似乎正向來往的觀眾訴說著哀牢國的古老往事……一件件或精美,或拙樸,或獨特的青銅器,它們穿越時空連接古今,煥發(fā)著灼灼文明之光。

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