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22:13:42 來源 : 夜森林
(資料圖片)
【本文來自《在我國試行北歐德國的生育激勵機制和撫育體系是否會大幅度提高人口出生率?》評論區(qū),標題為小編添加】
生育率太低不是錢的問題,是觀念的問題。
可以比較下我們當前的生活水平比20年前30年前可以說好太多了,但是生育率卻大幅度降低。住房擁有率、人均住房面積其實也比二三十年前高很多,也根本不是房子的問題。新加坡住房問題解決很好,也沒有解決生育率低下問題。
只是人們的生育觀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當前人們更加注重個人的生活品質,更愿意活自己的個性,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盛行。生活富裕后,個人解放,個性解放,更加不愿意接受束縛、承擔責任,繼續(xù)往前發(fā)展,就會白左化。
生個孩子,意味著漫長的責任和義務,順利的供應到上大學,也需要漫長的18年。對現(xiàn)代人幾乎是心靈不能承擔之重。現(xiàn)代人甚至連對父母的贍養(yǎng)責任都不愿意承擔,何況一個漫長的累贅?
現(xiàn)代人要婚姻,但不要生育,因為婚姻帶來即時快樂和滿足,生育帶來責任和義務。
發(fā)錢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對比中產的收入,發(fā)到能夠誘發(fā)中產生育的程度,國家發(fā)不起。發(fā)的少了,浪費錢,沒有什么作用。
正確的解法,是改變人們觀念。生命的意義不是享樂,反擊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宣傳家庭責任對人生的意義,反對消費主義、反對女權主義。
個性要解放,要自由綻放,也要有家庭責任作為風箏的線,牽引個人前行、賦予個人價值的參考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