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17:32:24 來源 : 騰訊網(wǎng)
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前夕,彭博新聞社發(fā)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布林肯說些什么,中國最好能聽話》。作者裴敏欣,此人1957年出生在中國上海,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讀了本科之后,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碩士,然后就留在了美國。獲得了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的職位。
這篇文章表示,中美之間不應該對抗。中國首先應該接受美國軍艦飛機在周邊的活動,否則就會再次發(fā)生2001年南海撞機那樣的事件。熱血沸騰的中國飛行員和船長們可能讓美國的活動更頻繁,而不是退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09年至2021年間,美國飛機針對中國的偵察任務數(shù)量翻了一番就是證明。另外,持續(xù)對抗可能會讓中國付出沉重的代價。有一個軍事術語叫“升級優(yōu)勢”,也就是一方把沖突加劇到對手無法承受的水平。
文章說,美國是有升級優(yōu)勢的,而中國打不過美國,所以升級到一定程度,中國就要丟臉。一旦EP-3危機重演,美軍就要動手了。另外,美國還有很多工具來懲罰中國,比如銀行制裁。
文章的結論是,審慎和實用主義比夸夸其談更有利于中國。
不得不說,我們已經(jīng)有好幾年時間沒有看到如此狂妄的言論了。連美國的白人,都不敢用這樣的論調來評價中美之間的力量對比。從白宮到國防部,再到美國國會以及諸多的咨詢機構,已經(jīng)形成的共識是:美軍在西太平洋拿解放軍沒有辦法。美國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在2022年11月舉行了一場兵棋推演,雖然結論是中國失敗、美國獲勝,但這場推演的前提條件是解放軍只出動東部戰(zhàn)區(qū)的兵力,其他幾個戰(zhàn)區(qū)按兵不動。
很顯然,這在實戰(zhàn)中是不可能的。當然,有辦法、沒辦法,這都是美國人的結論,我們怎么看、信不信,兩說。
這一次布林肯之所以反復求見中國有關負責人,是因為美國已經(jīng)沒有辦法動用武力來解決中美之間的問題;更是因為沒有中國的合作與幫助,美國沒有辦法解決自己面臨的嚴重國際國內(nèi)問題。否則布林肯才不會放下大國重臣的面子,來沒有紅毯只有紅線迎接的中國談事兒。
彭博新聞社發(fā)表這樣一篇文章的用意也很明確:放美國養(yǎng)的中國血統(tǒng)的狗來咬你中國人。我們觀察到一個很明顯的現(xiàn)象,新老華人移民們比美國的白人更加反華仇華,而且態(tài)度更加極端,更加不在乎事實真相。
余茂春、戴琦、駱家輝、許秀中、趙通,還有這個裴敏欣,可以列出一長串名單來。我們不指望這些海外華人能夠熱愛中國,但是如此數(shù)典忘祖、對自己的祖國如此歇斯底里,也著實讓人費解。
我們搜索了裴敏欣過去發(fā)表的文章,在奧巴馬政府期間,他還是主張中美接觸、發(fā)展關系的。這一次的文章表明他的觀點發(fā)生了根本性的顛覆,他完全站在美國人的角度對中國進行恫嚇、威脅。
華人只要選擇加入了美國的國籍,就是美國人,在美國社會中如何生存、如何表現(xiàn),這不是中國政府、中國的老百姓應該過問的。但是從這個裴教授的表現(xiàn)中,我們可以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美國社會朝野對于中美關系,已經(jīng)沒有一個正常的討論氣氛了。
專業(yè)的政治學教授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的反華立場,真的是出于自覺自愿還是出于無奈的自保?如果是他們自覺自愿,那只能說華人中的敗類太多所以漢奸太多;如果是因為美國社會整體發(fā)了失心瘋,在美華人只能出此下策自保,那也只能說是這些人活該自找的。
請記住,有一條鐵的規(guī)律:背叛祖國的人,是決計不會有好下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