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9 21:06:50 來源 : 平原隱者
中國的老老少少都知道諸葛亮這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的大名??胺Q能夠夜觀天象,懂得觀察斗轉(zhuǎn)星移之紫薇奇術(shù),還能夠根據(jù)天象宇宙的走勢決策出兵打仗和國家大事。就是這位大名鼎鼎的諸葛亮也有犯錯的時候,錯殺了三員大將。
一般人對于諸葛亮都是只知道正面的完美人物那一面。其實諸葛亮的一生也有污點,錯殺的三名大將,要是有一名大將能夠活著走完終生,這遼闊的疆土便是蜀漢的天下了,可惜命運弄人。
諸葛亮錯殺的第一人就是劉封,名義上劉封是劉備的兒子,但其實只是劉備的義子。虎毒還不食子呢,劉封雖然是劉備下令殺的,但也是中了謀略過人的諸葛亮的計。
(資料圖片)
下令的原因有好多種說法,有的認為關(guān)羽死了,是因為劉封的錯。當(dāng)時關(guān)羽淪陷被包圍之時,派人通知劉封前去出兵援助,但是劉封害怕自己也會被敵軍消滅。又想到自己曾經(jīng)跟隨趙子龍征戰(zhàn)沙場,戰(zhàn)無不勝的戰(zhàn)績,劉封就沒有下令援助關(guān)羽。從而間接導(dǎo)致關(guān)羽的死。
但是根據(jù)史冊記載,關(guān)羽淪陷是敵人設(shè)的局,敵人的兵力遠遠不止城中的那些,就是劉封派出的所有兵力沖進城去,也未必能把關(guān)羽活著帶出來,甚至自己都有可能命喪黃泉,甚至前去營救,自己的城中空無一兵一卒都能夠讓城門失手。所以這個原因不能把劉封置于死地。
真正讓劉封走上黃泉路的,也僅僅只需要諸葛亮煽風(fēng)點火一句話,劉備就下令殺了他。諸葛亮早就有殺了劉封的準備,但是得找個機會。因為劉封特別自大,總是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是劉備的養(yǎng)子就目中無人。
劉封覺得誰都不如自己,就開始語言攻擊周圍的人,謾罵、侮辱、暴力等等方式,讓許多有志之士遠離了劉備。而劉備又是一個視才子如命的人,喜歡招賢納士。孟達這名大將離開了劉備,去投靠了曹操。
劉備怎么能忍受這種無端之氣呢,正在劉備思索如何解決這件事的時候,諸葛亮找準機會,一言進諫,出謀劃策讓劉備殺了劉封,劉備還在猶豫,畢竟是自己的義子。此時正好孟達的投奔曹操泄露了機密,讓劉封的三郡失守,這下劉備一氣之下,下令殺了劉封。
其實以劉封的才能和勇氣,只需要加以管教和約束便能成大器。畢竟劉備當(dāng)時都能收下他為義子,劉封當(dāng)年還和趙子龍一起征戰(zhàn)沙場,想必軍事戰(zhàn)術(shù)肯定也都非同小可。遺憾的是,被諸葛亮謀劃著送上了黃泉路。此為諸葛亮錯殺的第一員大將。
說到拔苗助長,諸葛亮可謂是三國第一人。他拔苗助長的人選里最出名的就是馬謖,但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殺了馬謖的人也是諸葛亮。但是馬謖一死,諸葛亮可是虧大了,這個石頭甚至給諸葛亮的腳砸跛了,此乃諸葛亮錯殺的第二員大將。
馬謖這個人劉備一開始就知道,也告訴了諸葛亮此人千萬不可重用。但是諸葛亮十分喜歡馬謖,因為馬謖能為他上刀山下火海的賣命。馬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對于兵法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但是劉備知道馬謖就是紙上談兵,有些戰(zhàn)術(shù)是沙盤上完美的戰(zhàn)術(shù),可是到了實際作戰(zhàn)中就會問題百出。沙盤和戰(zhàn)場唯一的不同是那是戰(zhàn)士們鮮活的生命,再往大了說,戰(zhàn)場失敗不僅會死人,國家的疆土也會丟失。
諸葛亮并不認同劉備,甚至私自拔苗助長,重用這個還沒有長大的毛孩子馬謖,不過一開始馬謖也沒給諸葛亮丟人,七擒孟獲中馬謖的功勞是大家親眼目睹的。
可是后來,諸葛亮依然推薦馬謖率軍征討,去打街亭之戰(zhàn),當(dāng)時大家都勸諸葛亮換一個人,馬謖太年青氣盛,不沉穩(wěn),容易壞事。但是諸葛亮沒有聽任何人的建議,一意孤行,而馬謖也寫下了血書,用自己的生命擔(dān)保,若有差錯,以死謝罪。
諸葛亮十分信任馬謖,結(jié)果街亭之戰(zhàn)敗了,失敗的原因是馬謖不聽從諸葛亮的計策,戰(zhàn)場上自己下令,開始指揮了。這讓諸葛亮特別生氣,馬謖不僅失敗了,還是個逃兵,連累了自己的好朋友受罰。
于是諸葛亮說什么也要殺了這個馬謖,誰勸也不好使。馬謖這一員大將就死在了諸葛亮拔苗助長之中。其實馬謖不是不行,只是還太年輕,需要磨練,更需要實戰(zhàn)的經(jīng)驗,劉備本想日后慢慢讓馬謖學(xué)會如何帶兵打仗的,這一下子也被諸葛亮送上了黃泉路。
諸葛亮錯殺的第三員大將就是魏延,但是歷史記載這個魏延是馬岱殺死的。這里為什么說是諸葛亮錯殺的?原因在于諸葛亮活著的時候特別看不慣這個魏延。
諸葛亮看不慣這個魏延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魏延驍勇善戰(zhàn),戰(zhàn)功卓越,能贏得劉備的贊賞,劉備也十分的賞識魏延。諸葛亮人稱天下第一,怎么能允許別人打仗謀劃戰(zhàn)事比他厲害呢。于是諸葛亮在劉備面前處處刁難魏延,但是劉備賞識魏延,每一次魏延都能化險為夷。
這就更讓諸葛亮氣不打一處來了,多年斗爭,魏延仗著劉備這把保護傘都安然無恙。而諸葛亮確實油盡燈枯,撒手人寰了。魏延以為自己贏了,但實際上這才剛剛開始,快樂還沒多久,死亡就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諸葛亮雖死,但是他的心腹楊義和馬岱為了給諸葛亮報仇雪恨。利用諸葛亮臨死之前精心設(shè)計的局,馬岱誘殺了魏延。這也算是完成了遺愿,一代英雄也被錯殺了。
以劉封、馬謖、魏延的才能,任何一人活著都能夠保蜀漢統(tǒng)一天下。他們可以說是生不逢時,遇上了諸葛亮。諸葛亮雖然足智多謀,但是為了軍事政務(wù)對誰都可以痛下殺手,政治戰(zhàn)場沒有人情可言,只有利益和生死。
諸葛亮錯殺了這三位大將之后,蜀漢的兵力一天不如一天,能帶兵打仗的將領(lǐng)也是越來越少。后來蜀漢也在歷史的舞臺上落下了帷幕。若是這三員大將能夠留一人,蜀漢有可能早就是天下的霸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