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09:52:03 來源 : 紅歌會網(wǎng)
認識世界不能把哲學與具體科學混為一談。
科學家無疑是人類文明王冠上的夜明珠。
然而,對于科學家也是不能迷信的。
(資料圖片)
我這樣一說,立刻就會有人懟我:你一個退休工人有什么資格對科學家評頭論足?
因為,科學家也是人。假如科學家走出了他所擅長的學科、學術(shù)范圍,他對于社會的認識,對于生活的認識不會比一般老百姓高,甚至會低于一般老百姓的認識水平。
我這樣說有什么依據(jù)呢?
請接著往下看。
我看過著名科學家施一公的兩個演講視頻,一個是關(guān)于時間的,另一個是關(guān)于“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
這兩個演講看似相當?shù)厣願W、玄妙,其實都是“假大空”,完全不著調(diào)。
用老百姓的話說,施一公先生犯了“一頭大一頭小”的錯誤。一頭大一頭小,是認識論常見的、卻頗具迷惑性的錯誤。
比如,施一公先生說:“宇宙中并不存在時間。時間的本質(zhì)是運動?!?/p>
于是有人驚呼:宇宙沒有時間,施一公顛覆三觀。
其實,施一公只是把客觀世界的物質(zhì)與人賦予的概念給混為一談了。
在客觀世界里,只有永恒運動的物質(zhì)。
在主觀世界里,只有人對這種物質(zhì)運動以及運動的物質(zhì)的認識。
拿時間來說,時間是人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為衡量物質(zhì)運動的延續(xù)性而設(shè)立的一個“度量單位”。
時間屬于主觀概念的方面。
物質(zhì)及其運動是客觀存在的方式。
施一公先生把兩者混為一談,就越討論越糊涂了。
假如人類不出現(xiàn),宇宙當然不可能有“時間”的概念。時間是人標識客觀世界運動連續(xù)性的某個階段以及人類視野的一個端點。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的視野擴大,時間的端點也會繼續(xù)前移。
現(xiàn)在談第二個問題。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問題。
施一公先生用宇宙的無限性來論證“我們認識的世界都是不真實”的。這就犯了“無關(guān)論證”的錯誤。
所謂無關(guān)論證,就是用沒有必然因果聯(lián)系的論據(jù)來說明兩個不同概念的邏輯關(guān)系。
宇宙是無限的,這個論斷無疑是正確的。
但是,不能因為宇宙的無限就來證明“我們認識的世界都是不真實的”。
人的主觀認識無不源于客觀存在。符合客觀真實的為“正確“,不符合客觀真實的就“不正確”。
宇宙的無限性只能證明我們認識的局限性即“真理的相對性“。
假如我們認識的世界都是不真實的,都僅僅是我們的主觀世界而不是客觀世界,那我們“認識世界“還有意義嗎?
施一公的思維方法是有著明顯缺陷的。
這個缺陷就是把哲學與具體的科學混為一談了。
哲學不是科學,哲學是關(guān)于世界觀、價值觀以及關(guān)于思維方法的學問和方法論。
把哲學與具體科學混為一談就叫一頭大一頭小。
施一公的思維方法有著明顯的“意識決定論”傾向。
這種傾向必然把科學引上“玄學“的邪道。
要細論篇幅會很長,點到為止。
2023年8月29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