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2:01:05 來源 : 互聯(lián)網(wǎng)
1、作為連詞。
2、連接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與句,表示順承、轉(zhuǎn)折、因果、假設(shè)、并列等關(guān)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2、作為副詞。
4、用在判斷句中,表示對動作行為的強調(diào),可按上下文義靈活譯出。
5、3、作為語氣詞。
6、用在句末,常與疑問代詞“何”一起構(gòu)成“何則”,表示疑問語氣。
7、可譯為“呢”。
8、4、作為名詞。
9、會意。
10、金文從鼎,從刀。
11、古代的法律條文曾刻鑄在鼎上,以便讓人遵守。
12、本義:準則,法則。
13、“則”在文言文中作為虛詞,詞匯意義比較抽象,但能通過它把實詞組織在一起,完成句子結(jié)構(gòu)的詞類。
14、在文言文中,虛詞的使用頻率很高,用法靈活,因此要想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就要了解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15、擴展資料:文言文中常見是其他虛詞:而:表并列、遞進、承接、轉(zhuǎn)折、假設(shè)、修飾、因果關(guān)系。
16、且:相當于“啊”何:什么;怎么樣;哪里;多么;為什么;怎么;?。煌ā昂恰?,喝問。
17、若:如同,像乎:表疑問;相當于“嗎”;表感嘆;表祈使或命令,相當于“啊”“呀” 。
18、所:也乃:你,你的;他的;此,這;這樣,如此。
19、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難道;怎么。
20、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則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文言文。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