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3 13:59:17 來源 : 乎西財經
5月CPI公布了,上漲0.2%,4月是上漲0.1%。
看似有所增長,其實CPI持續(xù)徘徊在低位,經濟有可能陷入通縮的壓力。
(資料圖)
5月還有一個數(shù)據令人擔憂,工業(yè)消費品價格下降了1.7%,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
也就是工廠生產的商品,比如:電器、汽車等價格都在下降,這些產品的下降會直接導致企業(yè)利潤下降。
企業(yè)利潤下降就會導致工人和投資者收入都會下降;
當社會的主要消費者收入下降,一定不舍得花錢;
不花錢消費就更加低迷,消費低迷直接導致生產過剩,生產過剩又影響物價進一步下降......
對了,昨天還有個大新聞,新勢力中的蔚來宣布全線產品降價!
是不是都對上了?
值得注意的是,5月CPI的水平可以說已經在“岌岌可危”的邊緣,物價再跌CPI就出現(xiàn)負增長。
一旦CPI保持負增長,就意味著我們正式進入通縮時代。
通縮意味著:所有行業(yè)都將收縮,如果在疊加全球經濟低迷和出口不景氣的情況下,那么苦日子......真不遠了?
那么還有希望嗎?
今天上午,央行率先作出”降息“動作——逆回購利率下調。
6月13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90%,此前為2.00%。
與之對應的是,國債期貨市場再度開啟“降息”模式,又飆了起來。
離岸人民幣也與之對應走出了“降息”步伐,繼續(xù)跳水200點,跌破7.17。
而我們的大A也走出了相對穩(wěn)健的步伐,雖然并未形成普漲之勢,但“殺白馬”的行情也告一段落。
這充分說明:
市場行情在“降息”預期下,開始頂住了外資的流出的壓力。
那么問題來了,在主動基金面臨贖回壓力在拋售、外資面臨中美利差加劇的壓力在流出,到底是哪來的資金,頂住的拋壓?
請各位注意:ETF的占市場比已經超過了主動基金,并于昨日突破1.7萬億。
顯然,大類資產配置的資金正通過etf的形式進入市場。
這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市場獲得的增量的資金主要做了兩件事:
1.消化之前主動基金,應對“贖回”的壓力,賣出獲利的“白馬股”,如:寧德時代,海康威視,長春高新等。
2.穩(wěn)住相關指數(shù)。
這非常重要,比“雪中送炭”都重要。
事實上,今年市場行情的慘淡,從構成上來看,就是主動基金在行業(yè)景氣時,超發(fā)濫發(fā)的“鍋”。
只要是基金重倉股都在下跌,消費、新能源、醫(yī)藥......
比如:基金重倉的中免今年下跌44%、隆基回落34%。
另外,如果把上證50中,護盤的中字頭和金融股去掉,就會發(fā)現(xiàn):
走勢和創(chuàng)業(yè)板非常接近。
反之,基金經理很少涉及的板塊,比如:代表中小股的中證1000,今年的漲幅4%,好于所有的基金重倉板塊。
那么當主動基金板塊被贖回,面臨持續(xù)“失血”,基金經理能做的就是——棄車保帥。
先賣能賣的、再賣不想賣的、再賣不該賣,但不得不賣的.....
所以,我們看到業(yè)績好如寧德時代、穩(wěn)定性強的茅臺,都開始面臨拋壓。
那么,這樣的情況啥時候會停止?
這相當于問,你手頭緊,但又必須花錢,所以抵車押房,現(xiàn)在有了錢,你啥時候贖回?
顯然,只要流動性補充上了,基金就會停止繼續(xù)拋售“大白馬”。
基于此,我們可以判斷:
假如未來一段時間內,未出現(xiàn)白馬股的跳水,就意味著:
多頭基金不再需要拋出籌碼來回收現(xiàn)金,那么,這個長線接盤多頭的過程就宣告完成。
但并不要高興太早。
盡管慘淡的CPI數(shù)據,疊加今天逆回購降息,顯然讓降息的預期又高了不少。
但大A能否走出反轉的趨勢,這取決于接下來國內的金融政策和數(shù)據。
實事求是的說,我們可以操作的空間并不大。
畢竟,接下來金融數(shù)據、MLF利率和美聯(lián)儲決議都會在近期公布。
對此,我們只能降低預期等待,畢竟“希望越大,失望越.....”
不過,好消息是我們可以暢想一下,如果真降息了,我們該如何布局。
對了,再提醒一下,上周讓大家買入的“中概”已經走出了趨勢,請于6.18之前完成減倉,切勿戀戰(zhàn)!
原因無他,這就是“交易現(xiàn)實”,如果6.18數(shù)據符合預期,那么在美股4330的高點下,上漲幅度也不會離譜;
但反之,如果數(shù)據不及預期,大概率會“哪來的回哪去”。
在起伏不定的市場中,我們并不追求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
我們追求從來都是:放棄幻想,讓確定性高一點,再高一點。
祝好,我是希望你們財富自由的謝筱白。
如此優(yōu)質的博主,還不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