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2 00:02:19 來源 : 紅網(wǎng)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楊麗娟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
僅兩句話,就讓我們眼前浮現(xiàn)出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屈原形象。端午節(jié)將至,跨越千年,我們依然想要去紀念他,探索他骨子里的那份韌性。
韌性,貫穿于一個人的生命中,應該是一種頑強持久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一個粽子沒有韌性,吃起來口感不好,一個人若是沒有了韌性,那窮其一生也將一事無成。屈原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很有風骨的人,他有著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有著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雖然有人想從根本上完全否定屈原,可事實證明,屈原用韌性征服了大多數(shù)人。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p>
是的,有韌性就能生命長存。屈原的韌性體現(xiàn)在他敢于向惡勢力挑戰(zhàn)的錚錚鐵骨中?!把霾焕⒂谔欤┎混裼谌恕笔撬鋈说母?,“雖九死而猶未悔”是他不屈的靈魂,即使放在現(xiàn)代,這依然讓我們感到震撼。屈原的韌性體現(xiàn)在他毅然一跳的偉大抗爭中。有人說這是懦弱的表現(xiàn),可我不這么認為,在當時的背景和環(huán)境中,這是他所能做的最大的犧牲。誰能說“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不是一種堅韌?誰又能說用生命來喚醒別人不是一種忠貞?屈原的韌性體現(xiàn)在他一篇篇回腸蕩氣的輝煌詩作中。如果沒有偉大的理想,無論如何也創(chuàng)作不出那些不朽的詩篇。他用什么來堅持自己的人格風范?依然是他生命中的韌性。
時代在變遷,有些東西卻是永恒的。比如屈原身上的韌性,比如這種韌性的不斷傳承。我們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紀念屈原,最有意義的莫過于在紀念的時候反思一些東西。從屈原身上的韌性,我會想到一些英雄身上固有的韌性,使命、責任、犧牲等等,一部中華民族史其實就是英雄的中國人用骨子里流淌出的韌性鑄造出來的輝煌。雖然有些別有用心的人總是在對英雄不停地抹黑,但終究不會得逞。因為不論別人怎么詆毀,英雄們都會用自身的韌性力量反擊回去。這個反擊,有正義感,有使命感,有智慧的大眾之手、之腦、之心。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弊屛覀円黄鸸矐c美好佳節(jié),并在佳節(jié)中找回自己心靈深處的那份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