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2 01:54:38 來源 : 頂端新聞
男女之間美好的愛情,并不是你儂我儂,寸步不離的相守,而是能使雙方獲得幸福和成長的心心相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愛情究竟從何而來,沒人能說得清楚,生物學家認為人體內多巴胺、催產(chǎn)素等生物因子調控著愛情;心理學家認為愛情與人格的缺陷與完善有關;歷史學家則認為愛情的產(chǎn)生符合人類的生存進化規(guī)律,擁有這種情感才能更好地生存下來,可謂眾說紛紜。
其實愛情怎么來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情感的存在,確實增加了人類對幸福的感悟,如果沒有愛情,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人類社會又會是什么樣子?
我想,那將會不可想象。
愛情的美好,貫穿著人類的歷史,即便是一度被我們認為禁錮了愛情的封建社會,也不乏有些美好的愛情。
而這些愛情我們在古詩詞中都能找尋到蹤跡。
在元稹眼中,愛情是“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在柳永眼中,愛情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在蘇軾眼中,愛情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只是對于不少人而言,這些詩詞中的愛情,終究太過委婉,以至于讓人感覺,古人和現(xiàn)在的人一樣都講究含蓄之美。
其實這種感覺很不客觀,因為古人對于愛情的追求相當奔放,至于說程度,足以令今人瞠目結舌。
即便是被孔老夫子贊譽為“思無邪”的《詩經(jīng)》,其中也不乏辣眼睛的男女情愛故事,當我們用心去品讀《詩經(jīng)》的時候,甚至還會發(fā)現(xiàn)它很像一本小黃書,即便是對男女私密之事也毫不回避。
為了循序漸進,勾勒出古人的愛情,我們就先從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第一首《關雎》寫起。
關雎
《關雎》出自《詩經(jīng)·國風·周南》,這是一篇相當唯美的愛情詩,而且是初中語文中必背的詩句,正是由于它的美,讓很多人在情竇初開的年紀,得以輕松地背下這首原本晦澀的詩句。
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美沒有消逝,反而愈發(fā)靚麗,好似一壇老酒,越藏越香。
如果您已經(jīng)忘了內容,那么請認真再讀幾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首詩的內容并不算難,而核心思想也非常單純,就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意思是這樣的:
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小河中的綠洲上,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理想的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就在小船的左右,那美好的女子,日夜都想著追求她。
追不到的時候,只能日夜思念她,那綿綿不斷的思念,令人無法入睡;參差不齊的荇菜,在小船的左右任意摘取,那美好的女子,令人彈著琴瑟想與她親近。
參差不齊的荇菜,可以在小船兩邊挑選,那美好的女子,則只能用鐘鼓奏樂使她快樂。
這首詩講述了君子在追求淑女時的情感轉變,很容易引起戀愛男女的共鳴,追而不得失落,得到之后的幸福,在這短短幾句話中,被刻畫地淋漓盡致。
而現(xiàn)在很多花心之人,也總是以這首詩來聊以自慰,畢竟窈窕淑女,君子都有追逐的權力,但如果見一個愛一個式的始亂終棄,可不是這首詩要鼓勵的行為。
摽有梅
相比較《關雎》的知名度來說,下面兩首詩,聽過的人或許就很少了,但它們所描繪的愛情,尺度卻一個比一個大,而且詩句的角度都是從女性的口吻來寫,更顯奔放。
《摽有梅》出自《詩經(jīng)·國風·召南》,內容為: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這首詩我們理解起來是有些難度的,意思是說,梅子成熟啦,樹上還留下七成,想要娶我的男人,請不要耽誤良辰;梅子成熟啦,樹上還留下三成,想要娶我的男人,不要再等了;梅子成熟啦,樹上的梅子已經(jīng)沒有了,馬上就用簸箕收拾,想要娶我的男人,趕緊開口來求婚,不要再遲疑了。
很顯然,這是一個妙齡女子在收梅子時內心的渴望,她希望有個男人趕緊把自己娶回家,美妙的時光不能再等,如果不能把握機會,最終只能徒留遺憾。
如果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這首詩就是說假如樹上的梅子落光了,那么姐就回家了,到時候單身狗們可別哭。
相比較現(xiàn)在女子的拘謹,古代的女子則要大膽和開放很多,她們完全不掩飾自己想要嫁人的急切,但這位女子與下面要出場的人兒相比,終究還是不夠奔放。
野有死麕
同《摽有梅》一樣,《野有死麕》也是出自《詩經(jīng)·國風·召南》,如果想要更多感受一下,《詩經(jīng)》中的男歡女愛,可以著重去讀一讀。
我們接著來看《野有死麕》,內容是這樣的: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無使尨也吠!
這時候的前面四句并沒有什么特別奔放的地方,說的是一位妙齡少女在野外遇到了一個死去了的香獐子,便用白色的茅草用心將它包裹起來。
而春心蕩漾的少女,等待著年輕小伙來引誘,林中叢生的小樹木,荒野中還有死去的小鹿,小伙也用用白色的茅草捆扎起來,送給容顏如玉的少女。
年輕小伙、妙齡少女、野外,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當然,他們兩人也沒有壓抑自己的情感,直接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
而最后三句話,則是少女在要求年輕小伙要慢慢來,不要太粗魯,不要扯壞了衣服,不要發(fā)出太大的聲響,不要引來周圍的狗叫,以免招來旁人的圍觀。
如果用現(xiàn)在的話來敘說一下這一場面,便很容易引發(fā)一場無限遐想,即妙齡女子訴說男子把剛打到的獐子送給她,她很喜歡,于是兩人在野外有了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只是這個過程中聲響有點大,希望沒有吵到大家。
這首詩說明了古代男女對待情愛的方式是自然、直接和主動的,對待情愛的態(tài)度則是真誠大方,樸實率真,沒有絲毫矯揉造作。
所以,古代的男女絲毫不避諱辣眼睛的情愛故事,更不覺得男女之間的私密之事應該要有所回避,愛就是愛了,又有什么不能說的?
#我的頂端時刻##我要上熱榜#
參考文獻:《詩經(jīng)》等。
(圖網(wǎng),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