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2 07:36:42 來源 : 頂端新聞
因為吃了同學分享的植物奶油蛋糕,小男孩被媽媽強行催吐,還被生灌橄欖油、椰子油、亞麻籽油“排毒”...
圖源微博
這條壓迫感極強、令人喘不過氣的新聞背后,是家長們對于植物奶油是否健康和安全的擔憂。植物奶油,因為含有反式脂肪酸而令很多人談之色變,民間還一直流傳著“植物奶油的危害堪比殺蟲劑”“植物奶油會讓人慢性中毒”的說法。植物奶油當真“萬惡”到一口都吃不得嗎?給孩子買蛋糕時如何分辨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今天就來好好講講。
(資料圖)
植物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確實應該警惕
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的區(qū)別,從名字上就很容易理解,動物奶油基料來源于動物油脂,比如牛奶、羊奶。植物奶油又名植脂奶油,基料來源于植物油,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椰子油、棕櫚油等。從液體的植物油變成容易打發(fā)的軟乎乎的植物奶油,常見的油脂改性技術之一就是加氫硬化工藝。一直被大家詬病且避之不及的反式脂肪,就是不完全氫化的副產物。綜合國內外研究,人造反式脂肪對于健康的危害已經非常明確。攝入人造反式脂肪酸會影響血脂水平,使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水平降低,從而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發(fā)生風險。
根據世衛(wèi)組織的資料顯示,每年約有54萬例死亡可歸因于工業(yè)生產的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反式脂肪的高攝入量可以導致全因死亡風險增加34%,冠心病死亡風險增加28%;來自反式脂肪的能量攝入每增加1%,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6%;此外,反式脂肪還會誘導細胞凋亡和人體炎癥...
自世衛(wèi)組織于2018年首次吹響了全球性消滅反式脂肪酸的號角之后,國內外都在為之努力,比如從國家層面限制工業(yè)反式脂肪的使用,強制性要求包裝上注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還包括您現在讀的這篇文章,都是希望反式脂肪酸帶給人類的健康危害能少一點,再少一點。根據今年年初WHO發(fā)布的報告,估計全球仍有50億人面臨反式脂肪對健康的破壞性影響。
圖源WHO
總之,人造反式脂肪對心腦血管健康很不友好,且沒有任何已知的健康益處,消滅人造反式脂肪之路仍任重而道遠。
植物奶油,一口都不能吃嗎?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植物奶油≠氫化油≠反式脂肪酸。隨著工業(yè)油脂技術的不斷完善,現在不少植物奶油已經能做到只含有少量甚至不含有反式脂肪酸。
一些植物奶油不含反式脂肪酸
其次,一刀切地強制禁止含有反式脂肪的任何食品,不太現實。除了人造奶油以外,起酥油、植脂末、代可可脂、人造黃油都是反式脂肪酸大戶。烘焙食品,如面包、蛋撻、蛋卷、蛋糕、餅干等,還有薯條、炸雞、油條之類的油炸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在烹煮食物的過程中,油溫過高或者反復煎炸,也有可能產生反式脂肪。除了食品加工中產生的人造反式脂肪,牛、綿羊、山羊等反芻動物的乳制品和肉類中還含有天然反式脂肪。做到一口都不吃、絕對禁止,實在太難了。而且,新聞中家長絕對禁止孩子吃植物奶油,誤食后采取摳喉催吐,灌油“排毒”(實際上并不能排毒...)的方式,對孩子健康和精神上的傷害并不比反式脂肪酸少多少,實在是過猶不及。
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建議,反式脂肪攝入量應少于人體每天熱量總攝入量的 1%,不應超過2.2g。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反式脂肪酸每天攝入量不超過2g。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28050-2011
能清楚地知曉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日常飲食中有意識地合理控制攝入量,才是更現實的做法。
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如何分辨?
少吃植物奶油,優(yōu)選動物奶油,道理都懂,但如何分辨又成了一個問題。這里分享一些個人常用的小妙招(個人經驗,有好方法歡迎在留言區(qū)補充)。首先,看營養(yǎng)成分表是否有“0反式脂肪(酸)”的標識。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 28050-2011)規(guī)定:配料中含有以氫化油和(或)部分氫化油為主要原料的產品,如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和代可可脂等,也應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但是若上述產品中未使用氫化油的,可由企業(yè)自行選擇是否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食品反式脂肪酸的含量≤0.3g/100g,可以標示為0。
也就是說,配料表中可能使用了含有反式脂肪酸原料的,其營養(yǎng)成分表中需要強制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如下圖:
雖然用的是氫化奶油,但是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或為0
第二,從外觀觀察。植物奶油容易打發(fā),塑性效果比較好,經常會用來裱花,而且對儲存溫度要求不高。動物奶油不容易塑性,需要冷藏保存,常溫下保存很容易軟榻,溫度高一點奶油還容易化。
這種裝飾著喜慶大花的蛋糕基本都是植物奶油
第三,看質感和口感。抹一點奶油在手背上揉搓,動物奶油很容易化開,植物奶油不會化,油膩感更重。同理,植物奶油的口感更差,放嘴里不會化,有種糊嘴感,吃多了很膩,有些會有很明顯的香精味。
醫(yī)生媽媽說在最后
從好的方面來看,相比于從來不看營養(yǎng)成分表、配料表,新聞中的家長能意識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這一點是值得認可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光有意識不夠,還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如此嚴苛且絕對的飲食掌控,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健康飲食是一個需要長期建立的好習慣,心態(tài)放平,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引導,合理控制,會更容易堅持。另外說一句,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奶油盡量少吃或不吃,不代表動物奶油就能敞開吃,畢竟?jié)M滿的都是脂肪和熱量,都要合理限制攝入哦~
end參考文獻:[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 28050-2011)
[2]https://www.who.int/news/item/23-01-2023-five-billion-people-unprotected-from-trans-fat-leading-to-heart-disease
[3]https://www.who.int/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nutrition-trans-fat
[4]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igh-blood-cholesterol/in-depth/trans-fat/art-20046114
[5]植物油基人造奶油研究進展 馬慧1 ,楊宏黎1 ,楊舒2 ,張煥麗1 ,肖志剛1,*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7.13.044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于2023年6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y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y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yī)學問題請及時咨詢醫(y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注:封面圖片來源壹圖網。